爱薇小说>青春校园>神级复兴系统>第三百四十七章 风云涌动(求全订。)
成,倒也算意料之外。

最让他们担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几乎好莱坞所有高层在看完《十二生肖转》的资料和评估的时候,都会脱口而出一句话。

“华夏的影视公司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魄力,和这么先进的技术!”

于是所有人的矛头再次指向哈维,所有人都认为这部电影是他参与策划投资的,尤其是迪士尼的高层,ceo沃尔曼亲自找哈维谈话。

两人大吵了一架,不欢而散之后,哈维提出了退出米拉麦克斯公司,出任一个新公司,也就是《十二生肖转》发行公司的ceo,这个消息再次像是炸弹一样在北美炸开锅。

哈维的任何风吹草动,对于好莱坞都是巨大的效应。

不少跟哈维有过瓜葛的女明星纷纷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对哈维表达了疑惑和慰问。

哈维被巨头们打压是业内公知,但是他们觉得以哈维的智商,不至于做出翻脸这么不理智的行为。

但是紧接着另外一个消息又炸了锅。

跟迪士尼合作多年的另外一家公司,皮克斯公司宣布不再与迪士尼合作,与梦工厂和耀华·韦恩斯坦公司结成联合公司。

新闻是由时代周刊独家发布的,同时还有一张照片,哈维,斯皮尔伯格以及乔布斯的合照,最重要的这张合照中还有两个人,一个是身穿着绣金大氅的黄种人,另外一个是媒体界十分熟悉的风云人物,传媒大王默多克早期的助手,后来担任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执行总裁的,霍德亚。

尽管新闻标题里什么都没有写,这张照片都已经足够让人浮想联翩了。

迪士尼,要遭殃了,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

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警惕。

这张合照暴露的信息,太多了。

.............

好莱坞默认的七大巨头,华纳兄弟,迪士尼,索尼,派拉蒙,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影业。

都是从电影进入普及化,好莱坞崛起阶段的功臣。

其中除了迪士尼拥有动画创作和制作的特殊能力之外,其他公司的优势都在于发行和投资,在制作特效方面都是依仗一些小团队,直到皮克斯和梦工厂出现之后。

皮克斯和梦工厂几乎承包了七个巨头的特效制作工作,在制作产业上是无可争议的巨头,但是在发行实力上跟七大巨头没有可比性。

电影的制作固然重要,发行也同样重要,制作的内容再好,没办法发行回笼资金,也是会饿死的,所以皮克斯和梦工厂,一直以来都是仰仗依赖着七大巨头公司。

巨头公司掌控者院线和市场,和完整的商品制作流程,垄断了电影产业的所有细节,唯独在制作方面,有些欠缺,因为研发成本对于他们来说,有些多余,跟皮克斯和梦工厂的合作更为划算,也可以说是压榨小公司。

其中以迪士尼跟这两家公司的合作最为密切,因为动画产业发展到后期主要就是特效,迪士尼的动画产业比其他六大巨头有的一个优势就是,针对的观众群体是儿童,儿童是一个巨大群体,因为是捆绑消费,儿童不可能一个人去看电影,至少也是一个家长陪同,大多数都是一家人一起去。

所以动画电影的观众要更加稳定和庞大,而且从小的培养,容易培养出情怀这种长远的铁杆粉丝。

实际上迪士尼这么多年来,在内容上一直在走下坡路,随着漫威和dc这种漫画产业兴起,动画其实受到了一下冲击,他们这些年新推出的一些产品有些失败的,不过好在总动员系列和怪物系列成功了,让他们这几年在收益上一直位列前茅。

公司的盈利让迪士尼在合作上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尤其是在收购了哈维米拉麦克斯公司之后,在发行上也如虎添翼,隐隐有好莱坞第一大公司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迪士尼对最好合作伙伴皮克斯的野心也渐渐暴露了,因为皮克斯的大老板乔布斯这几年的心思完全就是在苹果公司,导致皮克斯公司的管理有些问题,迪士尼想慢慢来吞并。

乔布斯发现了这一点,但是一直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因为苹果公司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皮克斯跟迪士尼的合作每年的利润也很可观,他不敢轻易放弃这个合作伙伴。

乔布斯跟迪士尼的合作很委屈,但是他又不能说,毕竟他认为这点委屈跟他要做的事情相比,不值一提。

如果不是斯皮尔伯格给他打电话,提出了一个他心仪多年的建议,可能他不会这么快跟迪士尼翻脸。

梦工厂和皮克斯合作,再加上一个在好莱坞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魔王哈维,以及那个神奇的东方男孩。

乔布斯想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

在2001年10月1日,一个改变好莱坞格局的联合产生了,一个改变人类文明走向的组合产生了,一个可怕的人文与科技结合,改变世界的契机产生了。

风云涌动在硅谷上空。

ps:感谢大家的订阅,打赏,推荐票,月票支持,万分感谢。

不过这本书的成绩太凄惨了...最高订阅快1100了,均订只有300多,跟订只有100出头....所以我只能试试防盗了,要不然真的要饿死了。

防盗期间大家最后好不要更新了就看,过半个小时再点开,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希望大家体谅一下,毕竟我是全职作者,靠着写书养家糊口的。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七章 风云涌动(求全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