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做得出来,但一来没有知味斋的味道好,二来花销未必比在知味斋现买要低,三来若自家做这些东西,也要花费时间不是,何必这么麻烦呢?正是因为这些本质性的原因,再结合了姚静确实出奇制胜、却点到为止的营销策略,知味斋的生意一扫前几个月的颓势,竟然日益兴旺起来。

“你就不想问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吗?”在小有成绩之后,姚静忍不住向她的金兰好姐姐邀功。

孙穆微微一笑:“别人虽不信你,我心中却明白,你那一手好医术确实是没得说的,药食同源,炮制出寻常人家难以企及的好卤料来,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姚静心中止不住的得意,眉飞色舞道:“谁问你这个了。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我们做出的卤味成本要比寻常人家低呢?这其实是一个社会分工的问题。说白了,社会分工越细化,越能提高生产效率。是以卤味店烧制的卤味成本自然要比寻常门户的人家为低。而经过我的集约化管理,又再次细化了分工,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高了,耗费自然也就低了。”

孙穆含笑望着姚静,阳光透过房舍的窗子,照在她神采飞扬的脸上,折射出一片细腻温润的光泽。孙穆自幼便入深宫,见惯了后宫女子们谨言慎行、唯唯诺诺的样子,见惯了女人之间各种不见血的厮杀、令人毛骨悚然的明争暗斗,她习惯了,却也疲惫了。而姚静的出现,正如一抹初生的阳光一般,重新照亮了她的心,让她知道,女儿家也可以有自信张扬、蔑视理法的一面。其实姚静言语里说的那些话,什么“社会分工”啊,“生产效率”啊,“集约化管理”啊,孙穆根本听得似懂非懂,事实上她也不可能懂,但她只要这样望着姚静,安静地听她说话,心中就自然而然生出一种幸福和愉悦来。

“虽则如此,但若论赚钱的手段,我所见之人,无人能及我们家姑娘的。”窗外突然传来这样的声音。孙穆微微欠身,向窗外望去,见是香菱站在外头,正在和智能儿说话。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香菱道,“若说咱们这是剑走偏锋,是奇道诡道,我们家姑娘那就是光明正大,是正道,是阳谋。真正的谋定而后动,滴水不露。”

孙穆见姚静皱皱眉站起来,担心她要冲出去说什么不该说的话,正想着劝阻间,姚静却撇了撇嘴,重新转过身来坐下,一脸轻松:“随她去了。我只管做好自己就行。说起来,这几个月里要多亏了香菱。咱们都是眼拙,竟看不出来香菱有易牙的天分。不管是烧卤味还是炸黄金丝,就数香菱做出来的火候最好,味道最正。若不是她,咱们赚钱怕是还没有那么快。”

两人正说话间,前面铺子里的伙计已经冲到院子里来,连声叫道:“三当家,三当家,那个叫什么依依的女娃子又来了!小的不敢忘了你的吩咐,一看见她就来禀报!”

铺子里的生意,刘姥姥和香菱占了大头,而这三当家自然就是姚静了。

姚静自在知味斋驻店以来,常见一个叫柳依依的小女孩在街头巷尾玩耍,有的时候落寞地踢着地上的废煤核,有的时候蹲在老槐树下看蚂蚁搬家。因那小女孩着实玉雪可爱,姚静就忍不住多看她几眼,却发现她常常手上脸上带着伤,待到向旁人打听时,方知道这是后头巷子里柳家出了名的逆女,小小年纪不学好,居然胆敢嫌弃弟弟,居然敢不像其他女娃子那样把弟弟当成宝贝一样捧到自己头顶上去,简直是被打死也活该。

手足血缘,人伦至亲,诸事有果必有因。饶是姚静也不好轻易评论其间谁的过错更多一点,但是她却着实怜惜这个女孩子的遭遇,因而常拿黄金丝等物给她吃,盼望能让她开心一些。只是柳依依却甚有骨气,虽然似寻常小孩一样对黄金丝这等食物眼馋不已,但总是以没钱买、自己并非要饭的拒绝姚静的好意。因此姚静对她的兴趣反而更浓厚起来。


状态提示:73.第73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