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巫女巫女爱丽丝>第七话:毫无立场

[[[cp|es/20147/6/31633256354024060976]]]

几口茶下肚后,上海和红魔馆一家似已打成一片,在未成型之前的上海布偶便已广受欢迎,何况此刻变为单纯、娇小又可爱的小生物的上海,理所当然更加受女孩子们的喜爱,不一会雷米莉亚想起来被她放置在草地上四处窜的妹妹,便带着上海去陪亲爱的妹妹玩耍,和雾之湖边的萝莉们相比各具特色的欢快声音在红魔馆中回荡。

“如果用另一种特异的眼光来看待宇宙万物,”帕秋莉忽而说,“万有引力这一现象不仅可以解释为常识里尚不能完整解答的力现象、或时空弯曲的惯性运动现象,也可以看成有一个宇宙范围的意识具有使万物相互趋近的欲/望。”

“也就是说,把世界的存在本身当做某个意识抵抗趋近欲/望的顺带现象?”

“差不多就是这样,如果不抵抗,宇宙便缩回到一个原点。”

“反正我们看见的、从实验数据里推断的就是那么回事,如何解释都无所谓啦。”

“真的无所谓吗?”

“哈?”

“虽然你的研究领域和我们这些普通的魔法使不大一样,但方法上终归是遵循着魔法使的传统思路。”

“这倒不错,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建立研究体系,用一个完整的模型来描述所见的世界,接着返来用体系发掘现象下更深层的本质,完善体系,用体系找到更多不常见的现象……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所以你的方法也是差不多的一套思路。”

“嗯……”我思索一番,“确实如此,但是给思想建立一个模型比描述宇宙要麻烦得多。”不过我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

“总得来说,这套方法是哲学的方法也是科学的方法更是普通人的方法,”魔女小姐说,“万有引力现象的前二种解释,是猜想、推论和实证结合得出来的结果,属于正统的魔法使思路、当然也是人类科学态度的体现,这点爱丽丝不反对吧。”

“不反对,帕秋莉老师十分正确。”

“第三种解释,却是非常典型的哲学思路。”

“嗯……”

“当然,这个思路在可见的未来想来也是无法证实的。”

“很明显。”

“哲学的头脑为何敢于提出这种看似大逆不道而且不得求证、甚至没有现实意义的猜测呢。”

“因为有更加繁琐而伟大的理想吧。”

“伟大?哼,如果深究下去,也不过是满足好奇的私欲,”魔女看似不屑地说,“你在制作上海期间,是否有给上海总结一个可靠的思维模型。”

“呃……事实上,没有,但是算上那小部分的情景反射设定的话,也可以说是有的吧。”

“总体还是没有。”

“好、好吧,没有。”

“思维这东西目前看来是没有办法进行猜想建模,然后实证的,因为即便打开人类的大脑看见的也不是思维而只是一坨三色物质,所以你的工作进行下去的话,只能是从智慧生物的通性里总结出一套定性定量的模型,再返推回制作的过程中,直到出了一个成果才能间接得知理论的正确性如何。”

帕秋莉小姐虽然并不在我的研究领域里有多少建树,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后续方法的大概方向和可能遇见的困难,不愧是天才魔法使。

“这些我当然知道啦,只能慢慢来,这几天就让我高兴一下嘛。”

“高兴一下,十年就过去了吗。”

“帕秋莉老师您太夸张了。”

“是吗。”

“其实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模型构思。”

“那真是可喜可贺,可以稍微谈一谈吗,或许我可以提些意见。”

“正求之不得呢,”虽说时机未至,早一些向帕秋莉谈一谈也没坏处,我便打算干脆把完全不成熟的想法摊开来谈,“从哪说起呢,嗯,这样吧,有一个法国人在十几年前写了一本书,《存在与虚无》,你或许看过?”

“大致浏览过。”

“自在的存在所指就是这世间万物没有必要多加讨论,而自为的存在则具有自我维持存在的含义,大体来看指的是智慧生命体的意识,这些大概是基础概念。”

“没什么争议。”

“我并不是想谈论整本书、和整本书所描述的问题,否则几天也说不完。那位法国人先生在第四卷第一章谈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自由。”

“我想想,”帕秋莉说,“他说自由是‘选择的自由’。”

“没错,至于长篇大论的论证无需在意,我们不必去纠缠他是否证实了他的观点,作为魔法使,我应该先从结论入手来推导我所需的体系,而这句话就是我的体系建立的根本所在。”

“嗯,不选择也是选择了不选择,所以自由只能是选择的自由,”魔女引用了一段话,接着说,“爱丽丝的体系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自由的含义在于所有的选择,就尝试把所有选择单项划分出来,然后构建一个选择的系统,这就是我的初步构想了,也到此为止,没有更深入的一步。”

“仅仅如此就足够了不起了,”魔女此时的神情大致是赞赏的,我自觉如此,她说,“把看似一体的灵魂细分成许多思维领域是目前对神秘的意识的较为可靠的研究方法,心理、精神学大师们大致如此,但他们不是在解密意识的本质问题,也不过是在表象间徘徊游弋,或许称之为应用灵魂学或意识学更为恰当


状态提示:第七话:毫无立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