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中华古代名人录>君王篇之鲁顷公(前272—前249在位)

鲁顷公,姬姓,名仇,原名姬雠,生卒年不详,周朝战国时期诸侯国鲁国的末代国君,鲁文公姬贾之子,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至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在位,共24年。[1]

1人物生平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即位。

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迁顷公于下邑(今安徽省砀山县),另一说卞县(一作卞邑,今山东泗水)为民,鲁国灭亡。

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5年)被楚考烈王迁于莒城(鲁国仅余此一城,今山东省莒县)。姬雠把周礼、仪礼藏于墙壁,薨于柯(今山东东阿),遂葬。

姬雠子姬晦潜逃于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35里阚乡,在鲁国诸公之墓傍而居。汉平帝时期,封鲁顷公八世孙公子宽为褒鲁侯,奉周公祀,公子宽死后谥为“节”,其子公孙相如袭爵。王莽新朝时期,又封公孙相如后裔姬就为褒鲁子。

前任:鲁文公(《世本》作湣公,《汉书》人表作愍公,律历志作缗公,皆音同通用。)

在位:前279年-前256年(杨宽)前272年-前249年(史记)

继任:无

后代:姬雠子姬晦潜逃于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35里阚乡,在鲁国诸公之墓傍而居,汉平帝时期,封鲁顷公八世孙公子宽为褒鲁侯,奉周公祀,公子宽死后谥为“节”,其子公孙相如袭爵。王莽新朝时期,又封公孙相如后裔姬就为褒鲁子[2]。至唐朝末年天祐年间(904~907)经占卜,周公60代孙姬全,率子、侄迁居今汶上县城西郊桃源里,人称之为姬家沟。至金元,其族渐衍益盛,乱离析居,或寓罗家寨,或寓任都(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青山,或寓傅村、胡氏庵。并陆续迁居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河北省、山西省百余个市、县。[3]

注:鲁顷公在年年数、时间,据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2史籍记载

《史记·鲁周公世家》:

二十三年,文公卒,子雠立,是为顷公。

顷公二年,秦拔楚之郢,楚顷王东徙于陈。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灭鲁。顷公亡,迁於下邑,为家人,鲁绝祀。顷公卒于柯。

鲁起周公至顷公,凡三十四世。[1]

参考资料

1.《史记·鲁周公世家》.国学网[引用日期2012-10-28].

2.班固.《汉书·平帝纪》:东汉,东汉:封周公后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孔子后孔均为褒成侯,奉其祀。十一月,侯相如嗣,更姓公孙氏,后更为姬氏。.

3.姬传江.姬姓史话.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8-1:周公26代孙姬雠,即鲁顷公(鲁缗公之子),周赧王四十二年(前273)即位。前255年,被楚国考烈王迁于莒城(鲁国仅余此一城,今山东省莒县)。前249年,楚迁鲁顷公姬雠于卞县(今山东泗水)为民,鲁国灭亡。鲁顷公姬雠把周礼、仪礼藏于墙壁,薨于柯(今在何地,待考),遂葬。姬雠子姬晦潜逃于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35里阚乡,在鲁国诸公之墓傍而居,其后子孙屡受恩宠,或征为博士,或诏封褒鲁侯,至唐朝末年天祐年间(904~907)经占卜,周公60代孙姬全,率子、侄迁居今汶上县城西郊桃源里,人称之为姬家沟。至金元,其族渐衍益盛,乱离析居,或寓罗家寨,或寓任都(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青山,或寓傅村、胡氏庵。并陆续迁居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河北省、山西省百余个市、县。.


状态提示:君王篇之鲁顷公(前272—前249在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