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穿越之盛世独宠>138 科技之光
>“小宝贝想要什么赏?!”兴奋难抑的袁懿直接一记热吻,差点将她就地正法。

媚眼如丝的顾辞一脸的柔情蜜意,窝在他怀里喘息,“我想把鸿都里的专门人才分出来,成立经世大学、格理大学和技术学院。”

“都随你。你自己想要什么?”他注视着怀里柔得似水的爱人,心里又甜又热,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献给她。

顾辞主动含住他的唇,含糊道,“你的就是我的嘛,我要哥哥就够了!”

正在如火如荼难舍难分的两人被车外的艺青越来越大声的咳嗽打断了,他们今天出来考察的第二站——国家图书馆到了。

整理了许久才下车的皇帝牵着小脸微酡的皇后开始打量图书馆的正门。长公主府原本的高墙已经拆掉,只有缠绕藤蔓高耸过人的镂空铁艺栏杆围住偌大的前院。这是顾辞设计的西式风格,让人可以对图书馆的布局一目了然。本以为这种抛弃私密性的形式会让老学究不喜,没想到士大夫们很赞许,觉得这是朝廷对向学之人‘不设门槛’之意。

这种爱脑补的阶层真是矫情!?╯—╰)╭

女文书们早已迁到内院干活,二门封死,开了后门,不影响她们出入。前院对外开放,左边几个院子打通,一间间屋子里全是书架,每间按经史子集等挂匾分类。右边是配备桌椅几凳的玻璃房,书可借走,或在此抄阅,不过不许吃喝,只提供炭笔竹纸。正中间的屋子是接待处,他们身后也是书架,不过放的是书籍目录,按书名、作者、朝代、国别或门类查找均可。

顾辞注意到鸿胪寺翻译的外文书籍还没上架,打算一会和奚川王妃提提这事,让女文书们参与抄录原著。翻译著作不同于整理古文经典,有错漏必然难免,刚好可以让大虞学子们去论证辨识,所以不用浪费大学士们的宝贵时间,女子们搞定即可。反正按皇家书局的书籍印量,和高价卖去海外的竹纸销量,女人再多一倍都养得起。

寂静无声地巡视完图书馆,帝后起驾回宫。

***********************

次日一早,皇帝把鸿都几位负责人和各科目教授等人召入大内,与他们讨论新立两所大学的设想。本以为是件缓缓待议之事,居然得到大多数教授的赞同,连目前的山长顾翃都有些意外。有点不明所以的皇帝立刻着人请皇后过来,说这事以后汇报给皇后,毕竟之前也是国丈大人倡议而建,他就不管这等小事了。

端庄美丽的皇后款款而来,跨门槛时有些迟缓,皇帝心底暗爽一下,放她和这群老学究们打交道,带着顾翃等管理人员去隔壁讨论选址和经费问题。

腰酸腿软险些爬不起床的顾辞开门见山地和诸位教授说,“本宫想先听听诸位对新学府的科目设置和内容介绍,还请畅所欲言,若之后有需要补充也可上折。”

田老头年纪最大,也已经从她这里知道消息了,立刻捧哏,“鸿都初建,世人大多视为杂学之所在,直至吏考得以扬名,然而也仅有术数、水利、农桑等政务相关的学科受追捧,其余的大多为养家糊口学手艺。既有高低之分,不如分开。”

萧九补充道,“匠技科目也自有区别,有人学贯数门,也有识字不多者,下官以为分开教学更合因材施教之意。”

两个皇后的自己人发完言,其他人也就知道基调了。

主管术数的王恂年纪最长,是钦天监的司历,从小过目成诵,被当时在昌京天文台摸鱼的现钦天监佟监正收为弟子。师徒俩在神宗上位时获准修历,带着几个术数科的学生一起分赴全国四方,定点做日晷实地测量,精心计算,总结了一千多年间历经七十改、创法者十三家的普遍规律,大胆创新,推出了精确的《授时历》,正准备明年颁行天下。他们这些人干的活比起财务需要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进入高等数学领域了,所以希望单独成科,哪怕归于天文亦可。

顾辞很认可他们的想法,一边做笔记一边说,“不知王老可曾接触过大食人的天文航行?在西夷,天文乃观测星象,而历法术数所需的进阶演算,恐怕其深奥程度不亚于天文,这两科还是分开的好,您觉得呢?”

王恂大为赞赏她的知识渊博,表示一会,然后提起自己学生遇到的一个情况,“下官有个弟子郭思若,一样精于术数和历法,然,潘教授也瞧上了,您看……”

旁边一位方脸阔额的中年男子失笑道,“王老不厚道,这是让娘娘来压我?”他就是工部掌管水利司的潘季印少卿,朔方城人,祖祖辈辈和黄江打交道,有名的河工世家。但传奇的是,他本人进士出身,授通判一职,业绩骄人升任御史,再擢大理寺少卿,妥妥的专业法官背景。

看来这是在抢人才,顾辞微微一笑,“本宫有个提议,诸位帮忙参详一番。如术数、文史等可谓基础学科,不管后期做何事都需要用得上,所以必定不可裁并。然水利、历法、天文等,又是在基础之上的延展,定有天资聪颖之士,可融会贯通两科甚至数科,彼此互为借鉴参考。所以,不如在新学府里设立必学的基础学科和可选学的分支学科,让学生自由选择。诸位教授申报课题时,愿意参加者也可不限于本科。这样如何?”

必修、选修、攻关课题,很好解决。

接下来理工科教授们的讨论方向就变成了‘格理大学里哪些科目是必修’。顾辞放任他们发挥,吩咐宫女内


状态提示:138 科技之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