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恐怖悬疑>重生的红小鬼>五二四章 区分资本

524章 上海金融布局

姚锡舟习惯地思考这事情要有政府支持。

张公权说:“不能靠政府,尤其是专制政府!你说,我做的是三民主义么?政府应该靠我实现三民主义,不是我靠他。”

姚锡舟不再问了,转身走了出去,也不打招呼。

他明白了,这就是在告诉他:如果说自己是混混的话,现在有人清场了。

张公权也没有送的意思,这是他第一次试探老商人的意思,也是最后一次试探。这次只是强霖有个生意,他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

张嘉璈家里本来是耕读传家,兄弟们要么是文人,要么是农业种植和养殖行业的。早就看不惯这些上海商人的经营方式。他们依靠的是难民苦力的劳力,再巴结权贵的经营方式来赚钱。这样上海再怎么发展,也还是两极分化。

上海被旧商人和军阀弄得民不聊生。租界也只能看着,从近处看着中国的彻底堕落的现象,不侵略你侵略谁?再说,这些现象会引起革命的!可是中国的民党总是要打倒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分子们感到难以解释,这些商人可都是中国的。

谈到旧商人,谁能瞧得起你们!别说帝国主义,就是土军阀都知道你赚得是血汗钱!不敲诈你们,敲诈谁?

张嘉璈自己看起书来。他是明白人,他认为《法的精神》说的是对的。无论那种统治方式,都是有缺陷的。

但是哪种统治方式都可以做到文明的,关键是民众要文明,能共和,守信用,有信仰!这样,哪种体制都可以走到文明。反过来,哪种体制都可以走到腐败没落。

金融大佬陈辉德从书房走出来,他坐下,对张嘉璈说:“公权,谈的如何?”

张嘉璈欠身致意,让人奉上一杯咖啡。两个人都是留洋的,互相也习惯了。

张公权告诉了他刚才的情况。

陈陈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1881年生,这个年龄是银行中坚,还称不上银行界前辈。他掌管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也是银行公会的领袖之一,国民政府的财政顾问。

张嘉璈继续说:“光甫兄,这次的清场活动,将确立我们新式资本主义的秩序。你看结果如何?”

陈光甫说:“公权老弟,你比我年轻8岁,小一代人了。如果年轻我也和你一起做。这次资金准备如何?”

张嘉璈说:“强家的慈善基金下属的产业,基本上整合进来了。收回资金和抵押进来的款项大概在1亿5百万左右,后续还有国际资本2千万日元,大概是的1个亿2千万不到的资金准备。”

2千万日元这个时期差不多1千2百万银元,世界此时是金本位制度,银价平淡。

陈光甫问:“西北投资的事情,铁路、农田都很需要资金。”

张嘉璈说:“除了铁路,我不准备大规模投入西北。强令庸自己也在筹款,那里的资金回收太长。”

陈光甫说:“我们商储银行的资金太少,还要照顾市面。国民政府占有中国银行的大部分资金用于国营基础投资建设,收益也不会太差。”

张嘉璈说:“国民政府,搞国家社会主义那套,先搞国力,次搞民主,很难得人心啊!”

陈光甫这个人比较务实。这与他自己中学毕业,自愿学徒出身有关系。他是靠业余自学英语到美国进修的,这种人属于始终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人。

他终于说话了:"我会收紧银根,市面汇兑维持不变。但贷款要十足抵押才行。”

张嘉璈不愿意去考虑政治,但是金融本身就是政治。不过他的激进在于:他认为根本上民众不文明,社会不文明,不会有文明的政府。所以,他要进行商业革命,先收拾掉落后旧势力。

这种社会变革,确实是文明和国力的一个提升。但是也难以自圆其说。洛克菲勒就是以破坏落后自然经济形成的大集团,再被美国法院宣判**为石油七姐妹公司。但是七姐妹本身也巨大无比,自然经济是回不去了。

张嘉璈说:“光甫兄做生意,恪守商规,一视同仁。这个原则是没有错的。我现在要加上一些现代文明,所谓企业的社会道德责任。这是企业的文明标志,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陈光甫说:“你得意思是,不是有资本开企业就是资本主义?”

张嘉璈说:“资本主义就不存在,或者说,无意义,不能区分任何东西,哲学家们创造来说明一种哲学意义的事情,与生活关系不大。但文明的生意,与不文明的生意,是可以区分的。所谓信仰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也是可以探讨的。”

陈光甫说:“关于社会的主义,有很多种,无外乎社会改良,人人有吃有穿。但是不能过分,过分就错了。那么资本主义呢?也有好有坏么?”

张嘉璈说:“公平买卖,这种事情本身是自然的。但是他们有对员工不诚信的事情,自己的诚信也就打了折扣。”

陈光甫说:“君子之道,一以贯之?”

张嘉璈说:“是的。就是何谓君子,这个我一直在思索。先按照基督徒的去做,洛克菲勒也是慈善家嘛!”

陈光甫说:“你去做吧。我看看我的美国那里的路子,能帮你就帮你!他们那里太膨胀了,应该分摊到我们这里一些才行。”

张嘉璈说:“日本也是如此,经济大涨,必有危机。马克思数学没有计算错,但是总有不是马克思方式的解决办法。”

张嘉璈是留日的庆应大学系。陈光


状态提示:五二四章 区分资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