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他别把事情搞大!”

“啊?你不去阻止他?”廖文韬惊呆了,“老杨,你再纵容他折腾下去,那不是把他往死路上推吗?”

“废话!我阻止得了吗?‘店小二’使坏,你发现过谁阻止成功过?同志啊!赶快想辙,把他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这也是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了。”瞧瞧廖文韬,老杨一瞪眼睛,随口又问了句,“你这裤子是怎么穿的?形象都不顾了吗?”

“哦!是是是……”撩起裤子窝了窝,廖文韬尴尬地揉揉鼻子。

“瞧见没?‘店小二’一出手,你我就得手忙脚乱,唉!这家伙呀!也难怪敌人会对他头痛,我干了这么多年地下工作,就没见过像他这么能折腾的情报员!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什么敌我矛盾,什么人民内部矛盾,他根本就不考虑!”

廖文韬点点头,心说老杨你这评价可真是太地道了,没错!“店小二”的确是这种人,他一折腾起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低头看看自己的下体,廖文韬在心里又补充了一句:“这不,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这儿,我也被他给整个屁滚尿流了。”

由于事态紧急,老杨也不敢耽搁,他决定马上联系上级。可在说辞方面,廖文韬却看出了问题:“哎?老杨,你这不是想收拾‘店小二’呀?我怎么感觉你是在帮他?”

上下打量他几眼,老杨叹了口气,反问:“他可是咱们的同志啊!不是阶级敌人,你能把自己同志往火坑里推吗?再说了,刨除利害关系,你能说他的做法是错的吗?为人民服务,这有错误吗?”

“你怎么不早说!”廖文韬立刻就急了,“我找你的目的就是想帮他!这回好了,三个党员一个小组,咱们的意见统一了,那也算是党小组的意见了,对不对?”

“少废话了!赶紧起草电文吧!”

什么叫做同志?关键时刻就看出来了。许忠义怎么也没料到,自己的战友们,居然会在这节骨眼上帮了自己?

老杨首先向组织汇报了长春的情况,并重点指出:长春市内各大院校的教职员工,那可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宝贝。不能伤着他们,也不能饿着他们,要保证每一个都能吃饱饭,太太平平度过这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如果围城部队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也好办,先保证他们的安全,让他们远离战火。对此老杨建议说,可以通过内线同志,通过秘密渠道,把他们全部转移出长春城。结果没想到,上级很快就批准了他这一请求,而且批准的速度,也比往常足足快了一倍。

掂着密电,老杨欣喜欲狂,他没想到组织会如此通情达理,更没想到自己能替“店小二”,意外地讨来了这个“免死金牌”。

“哎!老杨,从这个反馈速度来看,就足以证明我党我军在近期内,会有较大的动作。”廖文韬跟他考虑得完全不一样,他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密电的背后了。要不怎么说,他也是个优秀的战略特工呢?不管接触到什么,他这职业病都有可能随时发作。

“先别管什么动作了,你再帮我想想,怎么能让老许的运粮,也变成合理合法呢?”

“老杨!你再这样可就犯错了!领导没这么当的,你不是在纵容他犯错误吗?”

“同志啊!偶尔纵容一下也无所谓了,你还能天天捧着那原则过日子吗?要是没有这个纵容,老许他还能为我党服务吗?在冀热辽,那就得上刑场了!唉!怎么办呢?我该想个什么办法呢……”老杨陷入了苦思冥想,他深知无论找什么借口,想往城里运送大批粮食,这肯定是行不通的。但“店小二”要干的,也恰恰正是这个行不通。“老许啊老许,你太让我为难了!我堂堂一个地区负责人,竟然帮你编瞎话?唉!这要传出去,我是没脸见人了!”

“要不这样吧,先送进去一部分,就说那些知识分子饿得走不动,让他们先恢复点元气再说。”廖文韬这瞎话编的,也是一套一套,看来在国民党的警察队伍里,他真是没白混,“咱总不能抬着那些教授走吧?对不对?他们有两条腿的,你干嘛不利用呢?”

“对呀!那接下来呢?几百人的口粮顶什么用?你能救几个长春市民?”

“嗨!老杨啊!你这脑子怎么不会变通呢?这几百个人没家属么?没个三姑六婆么?瞎话嘛!你就可劲编呗!实在不成,你就对上级说刚刚得到消息,城里的国民党军要起义,起义的条件就是让我们给弄点粮食!那这数量不就一下子上去吗?”

“噢!为帮老许擦屁股,我还得去策反国民党啊?”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你认了吧!还有,咱们包围长春的目的,不就是想兵不血刃吗?”

得!谎言升级了。

当下两个人是一拍即合,准备连蒙带唬把这件事给糊弄过去。不料组织上接到电报后,没过多久,便一连先后发来了两份回复。

第一份是斥责,质问他们:长春的工作,什么时候轮到沈阳地下党指手画脚了?

第二封则更干脆,上来就问:你们在长春的六十军当中,有关系户吗?


状态提示:第142章 纰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