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皇帝和玉玺的安全,妙玲会亲自留在青溪谷照料皇帝的身体,而欧阳溪自然也会留在这里作为小帮手,月黛则决定待老皇帝的体内余毒彻底除尽后再去与欧阳璟汇合。

而柳倾城,自然是在百般强力要求之下,才让欧阳璟同意她一同随行。

翌日清晨,两人就在妙玲的引领之下顺利出了青溪谷,在她的目送之中,踏上了召集帮手的征程。

柳倾城跟在欧阳璟的身边,垂眸看着被他紧握的手掌,心里除了涌起的一股甜蜜之外,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忐忑。

沉默的走了一段距离,她终于忍不住扯了扯自己的手,待引来欧阳璟的侧目注视之后,她挑了下眉头,试探性的问道:“你、你没有再为和亲的事情生气了吧?”

深邃的黑眸中闪过一丝讶异,欧阳璟没有预料到柳倾城竟然还在为昨天的那个消息而忐忑不安。

想到昨日听闻浣月国君竟然会提出和亲要求的消息时,柳倾城异常惊讶的神色,欧阳璟知道她的反应并不会作假,他也愿意相信此事只是个巧合。

他收紧手掌,用另一只手揉了揉她的额头,笑容里带着几分宠溺的意味:“傻瓜,此事与你无关,我怎会生气?”

顿了顿,他的眸色黯了几分,语气中染上了一丝愧疚与惋惜:“只可惜了倾桐姑娘,她毕竟是你妹妹,却因小溪之故而远嫁异国。倘若我们能早些察觉,或许……”

“嘘……”

柳倾城突然将手指竖在他的唇前,阻止了他接下来要讲的话。她缓缓摇了摇头,叹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想那些都是徒劳,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该如何召集更多的人对付欧阳骁,而不是在这里自怨自艾。”

“难道你不会因此怨我和小溪吗?倾桐姑娘她毕竟是你妹妹。”

“说实话,我和她感情并不深厚,甚至更像是陌生人。虽然我也会为她扼腕叹息,但我知道此刻更重要的事是要解决社稷问题。”

柳倾城长长的吁出一口气,嘴角的笑容有些苦涩,“更何况妙玲也试图救过她,选择和亲是她的命,我们纵然可以强行把她救出来,但牺牲柳家百余口的性命,想来她也是不愿看到的。”

见她竟然能保持如此冷静的态度,客观的分析当下的处境,欧阳璟有几分意外。

而柳倾城却没有注意他变得讶异的神情,转而问道:“你呢?你真的下定决心了吗?”

欧阳璟挑了一下眉头,望着她如水的眼睛,道:“为何有此一问?”

“我见你之前每次提起欧阳骁的名字,神态间都有些不忍,似乎还对他保留几分希望。毕竟你们也算是从小交好的兄弟,你当真能狠下心与他为敌?”

柳倾城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她想到了欧阳璟诈死之前,他曾经与欧阳骁在凤仙楼单独交谈的那个夜晚。

虽然她不知这两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她清楚记得,欧阳璟在交谈过后反常的举止,不出几日他就饮下了妙玲的假死药。

若不是顾念兄弟情谊,不想因自己之故而令欧阳骁日夜不安,他断不会贸然抛下他热爱的军队,选择与自己隐姓埋名,打算默默无闻终此一生。

所以,她会有所顾虑,担心欧阳璟依旧顾念着那份早已被欧阳骁抛到九霄云外的所谓情意而心软。

欧阳璟并不是不知道她的顾虑,他也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经过昨日与崇成帝的一番交谈,他知道一味的退让只会让欧阳骁变本加厉,而到时事态势必更加严重。

因此,他必须要站在欧阳骁的对立面,做一回所谓的“乱臣贼子”,才能让欧阳骁悬崖勒马。

他将自己的想法尽数告诉给了柳倾城,没有任何保留。

最后,他笑的一脸温柔,收紧了手掌,道:“你放心,这次我不会再把自己逼上绝境,我会好好的站在你身边,保护着你不受伤害。”

他的话,如春风化雨般飘进柳倾城的心里,将她心底的疑虑、困惑尽数洗涤干净,只剩下坚定的信念。

柳倾城同样握紧了手掌,认真的点点头。她看了看不远处的分叉路口,道:“召集别人的帮助,听起来很简单,却很困难,必须要找那些有十足把握可以支持之人,你打算去哪里?”

欧阳璟闻言,沉思片刻道:“昨夜我也思考了很久,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咱们在奉天边关那些日子的遭遇?”

听他提起奉天边关之事,柳倾城微微蹙眉,她仔细搜索着脑海中的记忆,突然睁大了眼睛,问道:“你是指咱们在奉天城的那些日子,莫不成你是想去拉拢奉天太守宋青?”

因凤鸣镇惨案,他们两人去浣月国打听到边关小镇频频出事皆是因浣月想以此制造恐慌,可能会有战事挑起,所以他们决定要沿途警告所有城镇官员加强戒备。而在奉天城,欧阳璟竟意外发现,奉天太守竟是曾经的柳州太守宋青。

而宋青之子宋毅,曾狂热粘在柳倾城身边一段时间,说起来,两家有着不浅的交情与渊源。

欧阳璟点了点头,道:“还记得去年出征漠北之时,我身手箭伤,你带我投奔柳州宋家的事情吗?”

听他提起那件事,柳倾城立即点了点头。

那个混乱的夜,她至今记忆犹新,她记得欧阳璟义无反顾的冲到自己面前为她挡下了那支凌空射来的箭,动作没有丝毫的犹豫。而他一直佩戴多年的黄金面具,也在那晚碎裂。

“相信你应该记得当时的


状态提示:第229章 召集对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