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吴山颇为险峻,山顶并不似一般山丘那般圆润平坦,从地上看颇为尖锐,悬崖高耸。

而让柳倾城惊讶的是,她看见就在漆吴山的悬崖峭壁边,正有几人在将一个木棺之类的东西放在悬崖边的一处木楔之上,由于脚下就是悬崖,他们看上去摇摇欲坠,形势很是惊险。

她从未见过此种诡异的情景,不由地抓紧了欧阳璟的衣襟,蹙眉问道:“那群人在干嘛?他们抬着的东西好像是棺材吧?”

欧阳璟单手搂着她的肩膀,一手抚着她的后背算作抚慰,他抬头紧盯着悬崖上的人,沉声回答道:“这叫做崖葬,是西南一带的丧礼习俗。”

见柳倾城依然不解,他抬手指了指悬崖上的木楔,解释道:“那峭壁上的木楔是事先在崖壁上凿孔钉入的,然后人们会将木棺放在木楔上。将死者灵柩置于高山峻岭之巅,可以使亡灵更易皈附神仙天国,只是此法不易施行,唯独贵族中人会用崖葬。”

听到他的解释,柳倾城这才了然的点点头,看着正在一点点将木棺移向悬崖的几个人,不由得为他们捏了把汗。

然而,欧阳璟所关注的却不是崖葬的惊心动魄,而是施行崖葬的人。

良久,他轻拍了下柳倾城的肩膀,待她回神后,他用下巴指了指悬崖上的人,道:“此处悬崖不高,崖葬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我们山上去。”

柳倾城有些犹豫,道:“这样不好吧,毕竟这是人家的丧事,我们还是绕路走吧。”

欧阳璟坚定的摇摇头,转身去牵马,道:“据我所知,百越人亦有崖葬的习俗,再者说百越人就在漆吴山的南面,我想或许崖顶上的人可以给我们提供些线索。”

既然他已经有了主意,柳倾城也就不再反对,握紧欧阳璟的手掌,抬脚跟在他身边陪他一同上山去了。

漆吴山并非荒山,所以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上山的路途。令他们两人感到惊讶的是,上山的路虽然有些陡峭,但异常的开阔,甚至可以跨马而行。

“看这山路的样子,应该是方便大山两侧的同行,而特意开辟修葺过的官路,否则不可能如此开阔。”

欧阳璟拉紧柳倾城的手,一直向着山上走去,他还不忘嘱咐道:“此山不同于往日的荒山,更要处处小心,莫要大意才是。”

想到那晚突如其来的漫天箭雨,欧阳璟就觉得心中不安,他很难想象若是当晚柳倾城也在院子里受伤,他会作何反应,因此外警惕。

柳倾城知道他在担忧的事情,便坚定地握紧他的手,认真的点点头表示明白,不让欧阳璟过多的在自己身上分神。

不出半个时辰,他们沿着平顺宽敞的大路到达了崖顶,为隐藏身形,欧阳璟和柳倾城只能趴伏在地势较低的一处大岩石的后面,偷偷的观察崖顶的情况。

只见平坦的崖顶站了大约百十来人,每个人都披麻戴孝,跪在寸草不生的崖顶垂头哭泣。而站在悬崖最边缘的几个壮汉,仍然在努力的将木棺一点点地朝崖壁上的木楔移动,神情显得很是凝重。

想来崖葬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在崖顶跪拜啼哭的声音十分低沉,甚至带着几分敷衍的意思。而跪在最后排的人,更是干脆坐在了地上,偷偷地聊起天来。

欧阳璟是习武之人,眼力和耳力都十分过人,所以在认真打量了一番那些人群之后,他偏过头附在柳倾城的耳边,轻声道:“果不其然,他们就是百越人。”

说着,他指了指最后排的那几人,道:“你仔细看一下他们白色孝衣下面的服饰,可是寻常的衣袍?”

柳倾城顺着他所指的方向仔细观看了一下,果然发现白色孝衣下罩着的服饰似乎与她先前所见的浣月国居民的着装不同,上面绣着的奇特花纹很有民族特色。

她附在欧阳璟的耳边,小声问道:“你打算怎么做?这里面可有那晚闯入凤鸣镇的人?”

欧阳璟沉默地摇了摇头,那夜他只隐约瞧见了几个男人的脸庞与服饰,但此刻崖顶的人都背对自己,他根本无法靠身形来辨认。

正沉思间,崖顶上的人群中发出凄厉的哭号声,紧接着所有人都跟着大声哭了起来,最后排的几人也急忙跪伏在地,随同一起装腔作势地哭丧,想来应该是木棺已经安排妥当。

而负责放置木棺的几人在完成任务后,都回到了哭丧队伍中,跪在地上垂下了头。

此时,有一留着花白长须的老者从队伍中走了出来,他挥舞着手中的拂尘在空中胡乱比划了一圈,转而对着哭丧的人群说道:“逝者已矣,节哀顺变。”

柳倾城觉得丧礼已经接近尾声,为了不暴露行踪,她悄悄拍了下欧阳璟的肩膀,示意他应该尽快从此地离开,然而欧阳璟却按住她的手,用下巴指了指崖顶上的人群,眼神变得很是犀利。

柳倾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有一妇人突然站了起来,走上前去将那花白长须的老人推到一旁,转而气势汹汹地揪起一个汉子的衣襟,尖声质问道:“孙不知,我再问你一遍,我儿子他到底怎么死的?!怎得好好跟你们出关一趟,就死了呢!”

那孙不知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老妇拽着衣襟质问,面子上自然有些过不去。

但是他碍于情面不敢多做反抗,只能耐着性子劝慰道:“周姨娘,我知道您因为小丰的死伤心难过,可我确实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的死的呀!我们一群兄弟发现他时,他已经被火烧的


状态提示:第163章 追查真相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