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膳食娘子>669.第669章 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亚当斯与贝尔很快地又被送上了商会的商船,与其一起出发的还有一封王雱的手书。他把事情的经过以及亚当斯与贝尔的话都记录了下来,上报了朝廷。

作为史上有名的腹黑家王雱童鞋用脚指头想都能明白鼓动这二人来琼州的目的是什么,至于是谁么?呵呵,答案似乎也是呼之欲出。

不过不打紧,王雱童鞋也不是啥善茬儿,在搞阴谋这方面,这个史书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家伙怎会输给那些默默无名之辈?

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将计就计这招王雱同学玩得可顺溜了。老老实实地跟官家说明了二人的来历,还不忘把那位尊贵夫人的事儿说了说,比如某亲王的孙女……

可怜的亚当斯与贝尔好不容易到了琼州,这屁股底下还没坐热乎呢,又被人送回了京城,这折腾!

不去说这两位来自欧洲的朋友在赵曙那儿会受到什么待遇,但王雱在信里还是交代了一句:技术不可外泄,可与大不列颠保持适当民间贸易往来,开辟欧洲新航线。

欧洲人对中国的瓷器与丝绸十分着迷,还有此时纸张还未传入欧洲,大不列颠那位公爵若想得到大宋的援助,必须允许宋人在欧洲开设孔子学院,但大宋不出兵,可以给予适当援助。

这份信是王雱写得,但内容却是与杨涵瑶,沈括三人经过反复商量以后才整理成册递交上去得。

对于欧洲现在没有纸张,无法传播文明,我等前去传播文明这样的鬼话也只有沈括这个技术宅比较相信,至于阴谋家王雱则是另一种想法了。

东南亚经营多年,传闻也听了不少,若说大家前去传播文明,传播王道,这样的鬼话也就骗骗一般人。

唯一与后世欧洲殖民者不同地是,宋人没那么野蛮。严格奉行着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听话地那就是一家人,若反抗就一顿暴打。

几年下来,东南亚各地的土著几乎都快忘记自己原本的信仰了。不得不提一句地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对海外的殖民产生了巨大作用。

道家与佛家的争斗已不是一年两年了,宋朝虽是佛道两家盛行,可比起佛家较为系统的理论,道家显然有些不吃香。

不过东南亚的开发让这群人又看到了希望。杨涵瑶也觉得采用后世欧洲人传教士的模式去开发这些地儿比较合适。

于是在杨大姑娘的牵头下,她从系统里购买了一些后世的道教宗义,找来一群道士仔细研究一番,一道新教义就出来了。

这些道士和后世的传教士一样,是以天国使者的面孔出现在那些土著面前得。

他们都会医术,还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可以为土著看病,施药,再传播中华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彻底抹去东南亚各族的原本文化与信仰。

再配合儒家的精神约束,没出五年,整个东南亚就被弄成了个大筛子,到处可见中原文明。

现在也就越南王还在苦苦支撑,原本越南在历史上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不过在五代十国时期,因中原内乱,原本被朝廷委派的藩王就趁机独立了。

后来宋太祖建立大宋后,又因北地十六州在契丹人手里握着,暂时也就没顾到越南。

这几年大宋国力空前强大,大宋国内上到朝臣下到国民对于东南亚的开发都有着极大的热情。特别是大量的金矿,铜矿,木材运回国内后,大家的热情瞬间就被点燃了,基本上东南亚在宋人眼里已成了大宋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固有领土了。

因此对于钉子户安南(越南)王国君,朝臣,百姓都十分地感冒。觉得这家伙一点眼力价儿都没有。眼看我大宋就将有万国来朝的气势,北边的契丹人都被打得无招架之力了,你还不把眼睛擦亮点,主动上表称臣,到时官家高兴也好封你个王爷当当,来京城居住。

不过安南王显然没这个兴致,如一颗强硬的钉子死死地插在东南亚那儿,时不时地出来当当搅屎棍,惹得宋人十分不悦。

朝廷里已出现一种声音:等北边战事一完,腾出手来就得收拾了安南王,让他当钉子户,不识抬举!

殖民所带来的利益让宋人尝到了甜头,反正都是无主之地,那儿又都是野蛮人,如果我们不去传播文明,那不是违背了圣人的教育么?

有了名头,还有利益,这些年哪怕是顽固的张暴徒先生也对海外开拓有了新的看法。在朝廷上,所有人现在都觉得传播文明是宋人的责任,这世上还有什么功绩是比得上开疆扩土与传播圣人文道得么?

可遇见地是,亚当斯与贝尔入京城后一定会受到群臣的围观。对于欧洲有主这事他们都知道,对于欧洲也从杨涵瑶那儿得到了一定的了解。

这点让他们觉得很遗憾,说到底这群人比起东南亚的土著也强不了多少。至多就是会盖盖石头房子,穿衣服,吃熟食罢了。

连纸都没有,如何传播文化?这样的国家自然也是需要大宋帮助得,传播圣人圣学是每一个读书人的责任吶!

可惜有主了,有主了就不能去侵占了,这不符合圣人的教导。所以当亚当斯与贝尔出现在金銮殿时,除了引来朝臣们的惊呼外,在犹太人,大食人重重翻译下,这群人找到了一些盛世来临的感觉,好好地过足了一把“重译来朝”的瘾。

不过对于出兵的事儿却是一个字都没提。开什么玩笑,大宋现在都在鼓励生孩子,寡妇再嫁,一些地区甚至已经准备取消人头税了,我们人都不够


状态提示:669.第669章 以彼之道还治彼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