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青春校园>膳食娘子>444.第444章 三年后(四)

一行人出了门,坐上马车,没多大会儿便到了夏城桥桥畔,那儿有个码头,从那儿坐船去常州港,无疑是最快的出行方式了。

再加上,自“炎黄号”也就是历史上的英国短衬衫号飞剪船被造出来后,常州的造船工匠又造了一些排水量,吨位较小的飞剪船,用于运河的行驶。

不仅如此,这些工匠们在杨涵瑶提供的卡尺与图纸,造出了一些简易机床,又加上技校的培训,那思维就像泉涌般,灵机一动的突发奇想时常有之。

就好像这飞剪船吧,在杨涵瑶的启发下,本来应到南宋才出现的脚踏车轮船到了这个时候也出现了,且比历史上更先进,这会儿哪怕风力较小,却也能快速在水面行驶。

“等等,那不是唐大夫吗?”船行驶到通吴门附近的运河码头时,杨涵瑶看见唐世川,周明川,孙进等几个大夫拎着自己送的医疗箱,站在码头那,伸着脖子,看样子似是要找船出去。

“靠过去。”杨涵瑶吩咐了一声,等船靠近了,杨涵瑶喊道:“唐大夫,周大夫,孙大夫!”

“啊,是殿下!”孙进惊呼一声,随即欢喜道:“殿下一定也是收到消息了,看来我们可以坐顺风船了。”

唐世川等人一笑,行过礼后,唐世川这才说道:“殿下也是去常州港吗?”

杨涵瑶点头,唐世川等人对视一眼,拱手道:“殿下,我等也是去往常州港。”

“哦?”杨涵瑶诧异,“诸位这是?”

周明川一摸胡须,笑着说道:“半年多前,船队从常州港出发,如今船队归来,且有人已先进城报信,已找到澳洲,如此大盛事,我等怎可不前去一观?”

“是极!”孙进也点头赞同道,“此一事大功而成,此乃开疆拓土之盛事,我等身为宋人,自要亲自前往迎接英雄归来。”

“不错。”唐世川也笑着点头,“再者我等身为医者,虽不愿见到英雄们有何顺畅。可海上凶险万分,虽有船医,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等身为医者,还是前去看下比较好。”

“几位大夫真乃仁医,染真代这些漂泊海域之人谢过几位大夫。”

“殿下太客气了。”几人笑着说道,“我们这医术还都是殿下教得呢,要谢也该谢殿下才是。”

“几位伯伯就莫要开丫头玩笑了,染真那点皮毛哪敢在几位伯伯面前托大。走走,上船再说。”

“谢殿下。”

一行人上了船,进了船舱,坐定后,杨涵瑶这才问道:“几位伯伯对青霉素研究如何呢?产量能否提高一些了?”

唐世川微微摇着头,叹息道:“始终还是不得法。药效也不如殿下师尊送来得。”

杨涵瑶点头,心道,我那是从系统买出来的,每克单位都达到10万了,当然不一样了。这在后世,都不算啥,可要在宋代那是绝对的大杀器。

可现在,尽管有杨涵瑶开了金手指,玉米也在大宋普及了,玉米浆也弄出来了,可对于青霉素的制造,一直到去年才有了些眉目,才找到了合适的菌种,但产量一直不大,每克含量杨涵瑶用扫描功能扫描了一下,才达到两千多。

当然,对于抗生素没有任何抵抗的宋人来说,这点含量也够用了,已称得上是大杀器了。要知道,一直到二战结束,世界上的青霉素最好的每克含量也没过万,能在这十一世纪,依靠如此落后的设备弄出每克含量达到两千的青霉素已属不易。

随着青霉素的成功提炼,链霉素也很快地被生产了出来,只是与青霉素一样,产量都无法提高,现在基本大部分都供养了国家军队使用,只有少部分在民间流传,已是价比千金之物。

除此之外,杨涵瑶每年都会给国家提供一部分特效青霉素,谎称是自己师尊送来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好的东西你一个人在手里拽着吧,好在大家也知道这青霉素提炼不易,杨涵瑶手中的特效青霉素,链霉素那就更别提了。

哪怕是杨涵瑶的师尊那样神秘的高人也无法做到量产,每年能借爱徒之手转交一些给国家,已属不易了。这估计还是看在杨涵瑶的面上,不然以那位高人的心性,估计都不想理这事。

一路说着青霉素,链霉素提炼之事,不知不觉半个时辰过去了,船也到达了常州港。

杨涵瑶等人下船,先头报喜的船只上的人已上岸,见到杨涵瑶来了,而且连福康公主也来了,纷纷激动地下跪磕头。

杨涵瑶与赵佳柔上前,把众人一一搀扶起,看着这些在海面上饱受风吹雨淋的汉子们,皮肤,嘴巴都干裂了,赵佳柔的眼睛又湿润了。

“你们都是我大宋的好男儿,福康替父皇先行谢过诸位。”赵佳柔说完双腿略微一弯,长作一揖到底,“谢过诸位英雄了。”

公主行如此大礼,让那些汉子们既惶恐又感动,纷纷侧身回礼,“草民惶恐……”

杨涵瑶也一作揖到底,“我也替君父谢过诸位英雄,你们受苦了!”

“草民惶恐……”一个汉子走了出来,正是刘三喜的族兄,刘贵东,“公主千岁,县主殿下行如此大礼,让我等如何受得起?”

“如何受不起?”赵佳柔摆手道,“诸位替君父开疆拓土,都是我大宋有功之人。”

“姐姐说得不错。”杨涵瑶点头称赞道,“待我等写信告诉君父,择日带船队上京,诸位替我华夏一族找到如此一块无主之地,乃我炎黄子孙之楷模,如此天大之功,


状态提示:444.第444章 三年后(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