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穿越重生>穿越禹皇>第196章 远古文明之毁灭(3)

随着城墙破开的一个大洞,大水涌进帝都后,所有人都慌了,原本还井然有序的帝都一下子乱了,第一批作为帝国主干与支柱从某一方面离开也是理所应当的,但他们何曾想到固若金汤的城墙为何会在如此紧要关头破开一个大洞,究竟人为还是其他也不得而知了。

第二批离开的多以妇女和孩子为主,当然当中大多数还是以那些第一批帝国主干与支柱有着密切关联的亲人。

而这时候河水已倒灌而入,尽管城内的排水系统非常强大,但也阻挡不住来势汹汹的河水啊,不过在城市设计之初,也为了确保绝对安全,在帝都内还有一座城墙,这一座城墙只要关闭就再也打不开了,就如此险恶的条件下,就不得不那么做。

当时,一百多艘诺亚方舟是分布在帝都内不同的地方的,但大多都是建立在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所以一时间内还是不会被淹没的。

第三批被送出的却是帝国的多数富人,但他们却没有那么的顺利,时间与生命在赛跑的同时,再加者对于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来说,他们的第一机会也只有这些了,所以,暴乱缕缕出现在了帝都之内恩角角落落,也许这只是为了生而战。

“轰隆”一声巨响,抬头望去,一架未能及时搭载避雷针的诺亚方舟被雷电不幸击中,雷电集中后的瞬间产生的成为首个牺牲品,但那架诺亚方舟并没有坠毁,因为诺亚方舟还有一个备用能源,这些能源能够确保诺亚方舟平安着陆,并且可以继续维持诺亚方舟的正常运行,这是一种持续的最为纯净的能源,只要有充足的阳光,那么能源就会源源不断的到来,这种能源就是比之核能稍差一筹的太阳能,太阳能作为诺亚方舟的第二能源,在这时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一架架诺亚方舟朝着几个不同的方向或驶或飞行而去,渐渐的河水上涨,淹没了所有的一切,一百多架诺亚方舟已经出发十之八九,但又有多少人无法登上诺亚方舟呢,或许帝国内的高层建筑能够不被洪水淹没,而幸运逃过一劫,或许只要有食物,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得救,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这时候,大地突然间剧烈的颤抖了起来,所有人都吓坏了,剩余的几艘诺亚方舟也迅速出发了。

大地颤抖的同时,水的表面奇异的冒起了点点水泡,没一会儿的工夫,水泡布满了水面,紧接着,水面竟然还冒起了热气,有些污浊的水慢慢的熏染上了一层晕红大地颤抖的很厉害,但坚固的高楼却并没有因此而倒塌,可也就在人们庆幸大楼坚固程度的时候,在不远处的地方,一朵璀璨似核弹的蘑菇云冲天而起,并且伴随着令人恐惧的血色岩浆喷涌而出。

所有人都呆住了,他们怎么知道自己的帝都竟然建立在火山群地带上,“轰轰”又是两多蘑菇云映入未能逃出生天的平民眼中,所有人都已经绝望的时候,原本还以为只是地震的他们在看见喷涌而出的岩浆后都已心灰意冷之时,一幕奇异景象出现了,喷涌出的岩浆与水的接触后很快因为水冷却而迅速结块变硬,同时水也大量气化变成气泡。内部红色岩浆涌出来,再冷却结块、再裂开、再冷却直到内部的张力不够大不足以撑开外壳,最后冒出来的岩浆结成岩石沉在了海底。

这时候已经有不少高楼因为恰好建立在火山爆发的位置上而倒塌,但大多数还是幸存了下来,不得不说他们的运气很好,而且水气化后与之先前已经少了许多,人们逐渐又看到了生的希望。

尽管大灾难已经过去,百废待兴的帝都已然变得满目疮痍,逃出的人回来后,当得知火山爆发后也是大为吃惊,因为那片火山并不是活火山,近期内是绝对不可能爆发的,不过事实却已经摆在面前,最终经过艰难决定后,毅然放弃了那片宝贵的能源宝藏,因为那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能。

两国却并没有因为这场灾难的结束而完结,帝国的专家在寻找大洞原因得出这绝不是自然力量能够造成的,这一结论一被证实,两国再一次进入白热化的战争阶段。

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是变本加厉的加大对大自然的迫害,城墙的建立动用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使得原本就显得有些匮乏的资源接近透支,大地上仍旧硝烟不断。

半个世纪左右的光景一晃而过,期间有几次大战更是打的惊心动魄,一颗核弹的威能足以在几秒内将一大片森林夷为平地,动植物更是死伤无数,还有穿透性极强的激光也依旧被作用在战场之上,这时的玛雅人已经彻底疯。

大战所及之处,寸草不生,玛雅人再次惹的天怒人怨,没有人知道战争导致多少人死去,但是他们心中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消灭敌人,才会有和平安定的生活,而且也是这个信念一直苦苦支撑着他们。

不过还会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吗?在某一天,一架太空望远镜发现有一颗直径有十公里的陨石正朝着地球袭来,而且在那块陨石之后还有一颗直径约有七八公里的陨石紧跟而后,这一切发生的都太突然了,当局在得知这一惊天消息后,严令一定要保守秘密,因为一旦走漏消息,这将会引起多大的恐慌,他们想都不敢想。

秘密会议后,当局决定与敌国谈何,然而就在准备谈何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是对方竟然提前求和,这也是双方第一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当然,这也是被迫的。

两国拟定


状态提示:第196章 远古文明之毁灭(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