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战国风云人物>魏惠王篇7

名将庞涓

魏惠王为了避免丧失河西的主导权,在对战秦国,还是对战韩、赵之间,做出了选择。

结果:伐秦。

韩、赵、魏三国,无论怎样,也是兄弟之国。

大家曾一起艰苦创业,共同打下江山,是历经患难的兄弟。

韩、赵、魏三兄弟是有感情的。

虽然,有时候意见发生争执,也动手了。

但,兄弟之间,还是有情谊的。

再说呢?韩、赵的存在,也威胁不了魏国,更动摇不了魏国老大的地位。

可,秦国先武都败魏,又洛阴败韩、魏,紧跟着石门一战,斩首魏国六万人。

魏国三战皆败,你不能说秦国是凭运气取胜。

秦国已经有实力成为魏国新的对手。

但,魏惠王仍旧相信,有能力收拾秦国。

可,现实,总是狠狠给了他一耳光。

少梁之战,公叔痤被秦国俘虏。

魏惠王这才进一步意识到西边秦国的可怕,也不得重点打压秦国。

于是,魏惠王主动与韩昭侯、赵成侯会面,缔结和平。

那么,魏惠王主动议和,韩、赵会答应吗?

赵成侯平叛,伐诸侯,自然不是目光短浅之君,也知道秦军收复河西的意义所在。没有河西,扼制秦国,三晋就危险了。

与魏国议和,赵成侯没有意见。

韩昭侯刚继位,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因此,韩昭侯也没意见。

韩、赵、魏为了压制秦国东出,放下成见,再次携起手来,共同对秦。

那么,魏惠王能够击败秦国,收复河西?

形势是利于魏惠王的:

1、秦国国内也发生了变法,尤其是秦献公中箭之后,病情恶化。

2、三晋和好。

3、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魏惠王派庞涓出战。

庞涓的军事才华,在收复河西之战中,得到了展现。

魏国不仅夺回河西,还攻占秦国函谷关。

秦献公不得不下令撤军归国,与魏国议和。

庞涓重新布防河西,回到魏国,得到了魏惠王重用。庞涓从不知名的小将,一下提拔成为了魏国的上将军。

那么,庞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为什么能够在脱颖而出,成为魏国的上将军?

一提到庞涓,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人孙膑。

庞涓留名后世,是因为他善妒、戕害同门。

那么,庞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下面,就来讲解一下,魏国自从吴起、乐羊之后,又一位名将的诞生。

庞涓家族怎么样,出生背景如何,其父母是谁,童年、少年是怎样渡过的,这些都不知道。但,有点很明确,庞涓是一个爱学习的少年,还有一个很厉害的老师。

一个人改变命运,有四种方式。

1、含着金钥匙出生,生在显赫之家。

2、有个好的老师,传授你一些威震天下的本事。

3、结婚的对象。

4、如果前三种都不能改变你的命运,只剩下最后一种:靠自己。

正所谓,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几个字,甚是霸气。

很显然,庞涓在这四种情况之中,只占据了两种。

第一种,他有个好的老师,好的同学。据说,他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鬼谷子。

第二种,靠自己。

这鬼谷子是何人,能够有什么改变天地的本事?

据说,鬼谷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水里游的,他都知道。总之,谷鬼子懂的东西可多了,还开创了纵横一脉,建立鬼谷派。

鬼谷子这个能人,招了很多学生,来学习他的本领。

很多大才的人,都是他的学生。

鬼谷子的学生,总是能够叱咤风云,影响诸侯的格局。

因此,鬼谷派,是战国时代,最厉害的学派之一。

庞涓不知道什么机缘巧合,拜在鬼门派学习本领。

也许,是鬼谷子教得好。

也许,是庞涓的悟性高,学习能力强。

庞涓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对于兵法,更是有出列拔萃的成就。

庞涓学成之后,就要选择诸侯国。

这就是所谓的出仕。

庞涓做为鬼谷子的高徒,他会如何选择?

庞涓没有选择楚、秦、宋、郑等老牌诸侯国,也没有选择赵、韩、田齐等新兴的诸侯国。他竟然选择了四战之地的魏国。

有人问,这个选择有错吗?

能选强大,谁会选择弱小。

理论上是没错,现实中就大错。

对于没有背景、又没有显赫之名的人来说,选择魏国,无异断送自己的前程。

要知道,魏国是霸主没错。但,魏国的人才可不少。

法家、改革家的李悝;道家的段干木;儒家的子夏;兵家的吴起;水利工程师西门豹等这些人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魏国人才太多,庞涓就能够脱颖而出?

很显然,庞涓长了大众的脸,没有鹤立鸡群的容貌,没有显赫的背景家世,也没有人举荐。他来到魏国,也没有想象之中的脱颖而出,顺风水顺。

当然,庞涓的勇气是值得赞许的。

宁可选择与人才为伍,埋没自己,也不愿降格自己的身份,找个差事活着。就好像现在,你在普通班学习是第一名,在特尖班学习是拖后腿的。

如果是你,会如何选择。

是选择在普通班当第一名,还是选择在特尖班拖后腿。

所以说,选择是很重要的


状态提示:魏惠王篇7--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