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战国风云人物>魏文侯篇6

攻伐中山

就在魏文侯在西河和秦国打得天昏地暗的时候,这时,魏文侯收到一封求救信。

求救的人是赵氏宗主。

韩、赵、魏三家瓜分知氏,赵氏实力最强,魏氏第二,韩氏第三。那么,短短的十几年间,赵氏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向魏氏求救呢?

这就要从赵氏的换主说起。

赵襄子死后,赵氏已经换了三个领导人。

赵襄子传位,本意是为了让赵氏更好,却没想到赵氏内部,发生了内讧。

其弟赵恒子驱逐赵献子,自立为君。

一年后,赵恒子甍,赵献子再一次成为赵氏宗主。

然,赵氏发生了内讧之后,实力大减。

公元前409年,赵献子甍逝。其子籍成为赵氏新的宗主,也就是赵烈侯。中山国趁着赵氏换主,内部不稳,赵氏新宗主没有威德之时,攻打赵氏,还打到赵氏腹地。

遥想当年,赵襄子插手中山,扶持傀儡之君,与魏氏共管。

然,短短十几年,赵氏的实力,压制不住中山,还被欺负到家门口。

赵烈侯见中山国攻势太强,询问家臣,该怎么办。

有的家臣,主张对中山国言和。有的家臣,主张与中山国打到底。赵氏家臣商量了很久,都没有统一的结果。

赵烈侯刚继位,中山国欺负他。

你是赵烈侯会怎样?

当然是不会忍。

中山国太不给自己面子,必须打。

赵烈侯不想与中山国言和,这太丢了身份。与中山国打到底吧!可赵国的实力,又不允许。

正在赵烈侯头痛的时候,家臣建议向魏文侯求助。

赵烈侯无计可施,派人去魏氏安邑,请求援助。

魏文侯收到赵氏的求助,问家臣,“我们去不去救。”

有的家臣反对去救,他们的理由是魏氏的战略目光在西河。如果去救,他们就会面临北伐中山,西伐秦,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

有的家臣主张去救,他们的理由是不救,三家一致对外的盟约,就会破灭。

再说,中山国本来就是魏、赵两家共管,这也是家务事。

打,不但表明魏氏的态度。同时,也能彰显魏氏的实力。

当然,打中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赵氏的封地,盘旋在魏氏的头上,令魏文侯也不安。

魏文侯也想通过助赵击中山,解决这个难题。同时,又可以宣扬魏氏的武力。

可,吴起还在西河攻伐秦国,烽烟四起。

攻伐中山,魏国就会面临两面作战。再加上攻伐中山是跨国远征。

那么,很现实的一个问题:魏国的国力能够支撑吗?

魏文侯想到了这个难题,看着翟璜,问,“我们能够两面作战乎?”

翟璜很有把握地说,“没有问题。”

魏文侯相信他说的话,再问,“我们救不救赵。”

翟璜坚定地说:“救。”

“为何要救。”魏文侯想听听他的意见。

“吴起掌控了西河的局势,有他镇守,大可无忧。”翟璜又说出了必须救的原因,“我们助赵,但是要有条件,那就是要赵氏割让疆土,作为回报。”

的确,魏氏救赵,总要捞点好处吧!

让,赵氏割点领土,这个要求不过分。

赵氏的封地,犹如一把利剑,悬挂在魏氏的头顶上。这种现象,令魏文侯很压抑,也十分不满。

翟璜之言,也是他所想。

一家臣问,“赵氏不割,又该怎么办。”

“赵氏就不要怪,我们不出兵咯。”

“啊!这是趁火打劫呀!”这是很多家臣的想法。

不错,这的确是趁火打劫。

这也是翟璜等人的想法。

当然,这个趁火打劫是为了让魏氏更好。

翟璜为了让更多人觉得,趁火打劫是有理的,说了一句:“赵氏要我们出兵,总要有条件吧!”

魏文侯想了想也觉得很合理。

他帮赵氏击退外敌,要点疆土,这很正常。

此举,不是强买强卖,是有商有量。

赵氏答应,魏氏就出兵。

不答应,他也可以拒绝帮忙。

如此,也不得罪人。

对,就这样干。

赵烈侯收到魏文侯的书信,见对方愿意出兵助赵击退中山,但是有附加条件。

这个附加条件,是赵氏不能接受的。

赵烈侯一边骂魏文侯不仗义、不厚道,趁火打劫的同时,也苦于没有办法击退中山国。

赵烈侯没有其他选择,只好答应魏氏的看上去和平友好的条件。

魏文侯没想到赵氏竟然答应了他全部条件,喜出望外的同时,他也得到两个信息:1、新任的赵氏宗主,武力不行。2、中山国武力不弱赵氏。

魏文侯开出的条件,赵氏答应了,那他怎么也要帮帮这位兄弟,抵御外敌。

魏文侯得到赵氏瓜分知氏的封地,解除了头顶上悬挂的利剑,也松了一口气。但,他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中山国与魏氏封邑不接壤。魏文侯助赵,征伐中山国,这是跨国远征。虽说,赵氏打开方便之门,愿意借道,也愿意无偿提供粮草支援。

但,有一个问题。

派何人跨国远征,这个问题很关键。

遇到难题,魏文侯第一个人想到的是翟璜。

因为翟璜举荐的李悝,让魏氏国力强大起来。举荐的吴起,让魏氏占据了秦国的西河之地。

有事找翟璜,这是魏文侯的常态。

魏文


状态提示:魏文侯篇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