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轻拂黄沙>第7章陛见

也正是因为尚天恒这样令人侧目的战绩,闻仲出发前得玄辛帝的再次召见,主题就是压制。

玄辛帝明确指出,不能让尚天恒的势力过快的崛起,这对眼下有些摇晃的帝国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闻仲很欣赏尚天恒,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会为尚天恒考虑,更不会公然反对玄辛帝的决定。

何况作为帝国的大军头,这种制衡也是闻仲常用的手段。

年轻人上的太快不好,内心的膨胀和野心的滋生真的会毁掉一个人,闻仲希望经过一番磨练,尚天恒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帝国将领,成为帝国大业的栋梁。

这是他真实的考虑,他认为假以时日,尚天恒会明白这一点。

不过闻仲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已经完全背离了他的想法。

代表闻仲的还有闻家的家臣亲卫,按照闻俊的吩咐,尚天恒感到了来自这位新任平北大将军深深的恶意。

这些最能体现闻仲真实态度的闻家人,丝毫不掩饰他们言语和行动上的敌意,尚天恒能确认那就是敌意,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曾对自己大摇橄榄枝的闻太师前后变化如此大,不过他已经非常戒备的面对这一切。

闻仲的行辕里,等待召见过程中他看到是闻仲亲随冷冰冰的脸,还有那种不加掩饰的粗鲁动作,虽然没有什么声响,却是雷霆万钧的轰鸣。

虽然召见过程中,闻仲的态度言语还是让人如沐春风,却令尚天恒觉得这是更加深刻的虚伪。

闻仲看出尚天恒的脸色有些诡异,不过没有多想,压制不给补充本来就不会让人高兴,他心想尚天恒大概还有些鞍马劳顿的疲惫吧。

的确,闻仲的态度多少让他还是觉得不舒服。

要补充兵员,没有。

要增加粮草物资,也没有。

中路军还有重建,子衍殿下留下的窟窿也必须要填上,闻仲也确实有点手紧。

不过玄辛帝要求的压制才是主要的原因,闻仲打算先压一下,过后还是会给尚天恒一些补充,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毕竟眼下北方的局势,尚天恒和他的部队是立了大功的。

不过,闻仲不知道自己带了一群猪队友,对于帝国,尚天恒的内心已经彻底失去信心。

分道扬镳,自成一体,对于尚天恒而言,这个念头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和明确。

军情变化没有给闻仲更多施展设想的时机,中路军的缺失让尚天恒不得不马上赶回去布置追击。

出城后尚天恒回头望了一眼,风中凛凛的大旗啪啪作响,闻仲的帅旗在中州城头迎风招展。

鬼方叛军兵临城下还是给这座城留下了些印记,一些血渍污渍深深抹在城墙上,这是叛军上次攻城留下来的痕迹,如果不是尚天恒来的比较快,后面的事情真的不好说。

过河拆桥,这是尚天恒对闻仲和帝国的评价,居然直接要求派遣赵梦虎的罴卫军独立行动。

尚天恒内心是愤怒的!一支还在组建的队伍就被赋予如此重任,还要求自己给予大力支持。

这明摆着就是要压制自己,一方面直接削减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在自己和赵梦虎之间种下了一根刺。

不给支持或是不令人满意,赵梦虎会离心离德,给了支持,自己内部也会心生芥蒂。

这种打压和挑拨的手段太低级,却十分恶毒,别说还是十分厉害的一招。

特别是自己回去安排完后,还要马上赶到沫邑城与闻仲会和,在那里一起接受玄辛帝的召见。

沫邑城。

这一年多来,玄辛帝一直被朝堂的争斗和方国的局势所困扰,心烦意乱之余,终于有了一个他期待已久的转机。

平北大军大胜袁福通的战报传来,帝国御前会议上,玄辛帝旧事重提:迁都沫邑!

对此,首相商容表示十分为难。

他也没办法不为难,眼下朝中势力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先帝的老臣,一个是追随帝辛崛起的新人。

可以说,除了少数幸进之辈,迁都这件事实际上是没有多少人真心支持的,毕竟对大家切身利益影响太大!

商容表示,我们还是在继续把沫邑作为临时驻跸所在吧,这个迁都的事情先放一放?

因为要商议迁都,这个早晨的长朝殿,往常都是庄严肃穆的地方,此刻变得十分热闹起来。

御案阶前,几名重臣正在七嘴八舌的试图劝阻玄辛帝改变主意。

不远处的群臣堆里更是热闹,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慷慨激昂的大声议论。

玄辛帝没有做声,表情平静,看着阶下重臣们激动的滔滔不绝,内心却早已拿定主意。

迁都,必须要迁都。

迁都是父亲玄乙帝临终前给自己的遗言,帝辛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当时玄乙帝虚弱的躺在软塌上,用力抓住自己的手,他的话至今自己都清清楚楚的记得。

“王权不容挑战,神教和世家,伊尹巫咸的旧事不能重演,大宗之耻啊,一定要迁都!”

在帝都,王室权贵和世家豪门盘根错节,他们相互勾结权势滔天,政局完全被他们掌控!

玄庚帝用事实证明迁都是一个好办法,可是父亲玄乙帝不愿意血流成河的强硬推动,却不料这种渐近的推进遭到了如此强烈的反对!

沫邑作为驻跸之地的过渡时间太久了,必须尽快解决!

自己刚刚登位时担心局势不稳,对这些老臣们有所顾忌,就连自己的嫡系商容、梅伯、赵启都不太支持迁都,毕


状态提示:第7章陛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