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风云再起>089章醍醐灌顶

整个南郑,到处张灯结彩,上到都祭酒、治头大祭酒,下到祭酒、鬼卒,全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欢。

这是整个巴郡、汉宁地前所未有的大喜事,张鲁称王建国的消息像瘟疫一样,很快传遍了繁华都市的大街小巷,边远村镇穷乡僻壤。

地下人间至高无尚的君师张鲁要当汉宁王,以后就要尊称为君师大王。鬼道鬼卒们欢欣鼓舞,争相传颂君师就任汉宁大王的喜讯。

南郑城即将举办汉宁王就任大典的消息一传开,许多大小祭酒、鬼卒、流民就结伴前往南郑朝贺。刘禅、童飞、关平、燕山雪、张嶷、张翼等百余蝉卫化装成鬼卒,揣着通过杨帛弄来的路引,混在熙熙攘攘的朝圣人群,治着官道一路向西。

由于张鲁确信,葭萌关已落入囊中,认为葭萌关以西已经属于即将成立的汉宁国内地,所以外表与普通鬼卒无异的刘禅一行,所到之处根本无人盘问。

刘禅发现,沿途十里就有一些大小不一的木板房,里面放置有米饭、粟饭、粥、肉块和饮用水,还有休息的凳子,不少饥肠辘辘的行人进去取食,井然有序,并无出现抢食现象。取食之人,虽大部分面有菜色,但只敢吃个半饱,并不敢胡吃海吃。

伯恭,这些房屋叫什么?是否就是那传说中的义舍?刘禅感到奇怪,问张翼道。

少主,正是义舍。张嶷压低声音,附耳道。

这是当年家父首创,是为救济接待从川中、凉州涌入的流民所设。张鲁当政后继续沿用。

原来如此。刘禅十分好奇,带着部下进去休息。

少主请看。张嶷指着里面墙壁,说道。

刘禅举目观看,发现义舍上都有一块大木板悬于墙上,上面刻着五斗米道的规定,诸如诚信不欺,自首其过;犯法者可宽宥三次,如若再犯才加以惩处,若为小过,则罚以修路赎罪;春夏两季禁杀生;禁止喝酒;义舍之食不可贪多,否则会受到鬼神惩罚而患病。

饥肠辘辘的刘禅一行人,也从义舍取了一些饭食、肉条、饮水,补充能量。

嚼着类似于现代肉干的咸肉条,刘禅不禁陷入沉思。他知道,经过数十年五斗米道教义的洗礼,巴汉地区男女老少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沉迷于五斗米道教义虚拟的幻想之中,政事、劳作、文化和日常生活也异于大汉帝国其他地区。特别是在其他地区长期陷于战乱的背景板下,相对平静社会差别不大的巴汉地区,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加上张鲁教民不遗余力的夸大宣传,就神话成草民们向往的世外桃源。所以张鲁的统治得到大部分百姓的拥护,是有一定原因的。

如抓住张鲁,无人取代他的位置,必将出现精神和现实上的真空地带,进而发生社会混乱,所以启用张嶷是明智的。刘禅暗自庆幸。

休憇了一会,刘禅一行继续西进,两日后就到了南郑城。已先行潜入的蝉衣卫副指挥使辅匡和赖樱,早已闻迅在城外接应。

城门口等候入城的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戌守鬼卒只是例行公事,草草略略看了下路引,便挥手放行。

辅匡、赖樱把刘禅一行人领到了一座大宅院,这是一个不服张鲁统治的一个世家大族林氏家主的产业,距张鲁的君师宫只有数百米。林氏家主叫林离,已主动投诚蝉衣卫,成为组织成员。这里自然而然成为蝉卫组织的秘密据点。

用完晚饭后,刘禅把蝉衣卫主要头目都召集过来,在密室召开军事会议,研究部署接下来的工作。

辅匡率先禀报道:少主,之前潜入的蝉衣卫已有一百人,经过一个月的布局,已成功发展到三百人,都是有志于复兴汉室的有志之士,立誓忠于皇叔和少主。

赖樱道:杨帛及其四个兄弟的私兵、鬼卒、家仆近万人可参加行动,已经全部落实名单。

刘禅笑吟吟目视林氏家主林离,林离年方二十二,长得高大英俊,儒雅潇洒,气度不凡,举手投足透着一种雍容气质,一看就是个才华洋溢的饱学之士。

林离拜见少主!林离突然跪在地上,按照蝉衣卫的规定对天立誓一番,誓言忠于汉室、忠于皇叔、忠于少主云云。刘禅好言抚慰一番。

林离康慨陈词道:汉中林氏与长安世家望族林氏同出一脉,先祖父与当今大汉帝国的司隶校尉、尚书仆射林农是同宗兄弟。在下一心效忠汉室,一直寻机率三万林氏族人归汉,这是汉中沦陷刘焉和米贼之手后,先祖父、父亲和本人及阖族的夙愿。

张鲁杀害张修以后,倒行逆施,以五斗米教义蒙蔽民众,废弃儒家大义,整个社会秩序沦陷,治理体系土崩瓦解。祭酒、鬼卒和其他百姓终日沉浸在修道成仙虚幻缥缈的迷梦之中,田园废弃,生产停滞,百业凋零,民不聊生。张鲁又规定儒生不能读圣贤之书,只能信奉鬼神,修道成仙,以致文明断绝,文化断层。

听闻林离之言,刘禅不禁变色,啧啧称奇。

林离又痛心疾首道:如今张鲁又图谋造反,裂土称王,妄想缔造邪教神国,真是人神共愤,天下有识之士人人得而诛之。如长此之往,则巴郡、汉中两地数十万百姓必长期陷于鬼道神话的慌言之中,游离于大汉文明之外,儒家文明再无出头之日,民众成为行尸走肉之野兽。今上天有眼,朝廷英明,派皇叔和少主拯救深陷于黑暗数十万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功大莫焉。只要少主一声令下,林氏全体族人将赴汤蹈火,冲锋在前


状态提示:089章醍醐灌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