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番外第16章 公孙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赵子龙
了。

……

面对赵云的出现,公孙康第一反应还是略微惊恐的,但随即更多是释然,一种“楼上的第二只靴子终于落地了”的释然。

因为自从大半年前他父亲死后,公孙康就一直等着大汉那边知道三韩变故、并且入侵的那一天。

四月份的时候,公孙康就知道父亲的死讯已经暴露到了东海彼岸。五月份的时候,他也一直很紧张,把能动员的兵力都动员了,严防死守戒备。

结果,汉军迟迟没来,他白白动员了那么多人口,一直耗到快秋收,快撑不下去了,才把民兵解散回去收割庄稼。谁知他刚刚解散民兵还不到半个月,赵云就出现了。

公孙康立刻召集了幕僚韩忠、贾范,还有弟弟公孙恭、儿子公孙晃、公孙渊,商议应对之策。

公孙度死的时候,也已经五六十岁了,所以如今的公孙康也年近四旬,其弟弟和几个年长的儿子也都成年了,可以帮着处理军政事务。

历史上公孙家原本还能再活三十年、最后公孙渊被司马懿所灭,那时连公孙渊的儿子公孙修都已经成年,并且可以为将带兵了,可见那时的公孙渊也已经是中老年了。

现在是205年,公孙渊刚刚弱冠之年,据说颇有武力,至少在公孙家父子兄弟里面还算比较凶悍的。而他的长兄公孙晃更是二十三岁了,公孙晃历史上是被公孙康派去雒阳当人质的,后来二弟公孙渊造反,公孙晃就直接在雒阳被砍了。

另外,除了上述的直属部曲、家人之外,公孙康这边还有两个城邑制的盟友,分别是扶余王尉仇台,和濊貊王娄烦,可以期待一下——

公孙家这十几年的垦荒拓殖,主要只是在朝鲜半岛的西海岸、也就是朝向大汉的这一侧,实现了郡县制,但朝鲜半岛中部山区、乃至东侧靠近曰本海的海岸,并没有建立起郡县制,那儿还是城邑制的。

所以相当于后世北朝鲜曰本海海岸的那部分土地,如今是扶余国的,

而相当于后世韩国面朝曰本海的那部分土地,则是濊貊的。

扶余和濊貊只是公孙康控制的盟友,认公孙康为盟主,平时也问公孙康贸易购买汉地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物资,不算直接臣属。

公孙家直属战兵三四万,扶余濊貊夷兵总数两三万,这就是公孙康如今可以直接动员的力量。要想再多,就得重新把秋收百姓强行拉壮丁。

……

“为今之计,如何应对赵云入寇?可曾打探得赵云人马多寡?”

军事会议上,公孙康仔细确认着情况,也不指望瞒着盟友、靠报喜不报忧来骗取大家的士气。眼下开诚布公最重要。

最先发现敌情的,正是扶余的尉仇台,他这人因为是东夷蛮子,也没什么文化,不知计策,所以赵云的疑兵之计、虚张声势,尉仇台几乎是照单全收,直接中计。

他就跟公孙康摊牌:“汉军骑兵打着骠骑将军旗号,斥候哨探其行踪,绵延五六十里,怕是有五万之众以上。”

这尉仇台的扶余,算是朝鲜半岛上,唯一跟大汉和公孙氏的地盘都接壤的蛮夷国家,他其实也不是很想帮公孙康对抗大汉,

但主要是十几年前、曹家和公孙氏强大的时候,公孙度布局过一步棋子、逼着尉仇台娶了他女儿。

所以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尉仇台现在等于是公孙康的妹夫,汉朝要打他大舅子,他也只能捏着鼻子来支援,否则说不过去。

但这种支援能有多坚定,就不敢说了,真要是危急关头连他自己都会搭进去,尉仇台肯定不乐意的。大难临头各自飞,他不过是娶了个公孙家的老婆,怎么能把自己全国全族赔了呢。

“五万?!卿等有何退敌之策?”公孙康一听他妹夫报上来的敌情,直接心里就凉了半截。

赵云的威名,他可是再清楚不过了,那可是从大汉朝的东北角杀到西南角、再从大汉的西南角杀回东北角的狠人。

堪称十八年来,把大汉整个杀穿了一个来回。

这么一个狠人,现在带着五万铁骑来对付三韩?

刘备也太看得起他公孙氏了!不嫌赔本吗?!

随后,二弟公孙恭汇报了太史慈的部队规模,说是至少也有四五万之多——

但实际上,太史慈只有三万人,但坐着能承五万人规模的船队。

另一边的赵云,更是只有五千骑,靠着一人三马,以及其他虚张声势手段、多立营寨,硬生生吹牛夸张了十倍而已。

大伙儿都面面相觑,许久之后,谋士韩忠才劝说道:“大王,为今之计,还是沿汉江多列坚固屯堡,切不可让赵云轻易渡河,以拖延时间,并试探汉军攻坚之能。

赵云虽众,却是越山险而来,骑兵为主,带不了重型攻城器械。想在三韩之地就地打造,也必然缺乏材料工匠,各种不称手。太史慈渡海而来,也会面临带不了重器攻城。

总之,我军先试试汉军是否有攻坚之能,才好针对性定夺下一步方略。”

公孙康摸着胡子沉思片刻:“汉军能攻坚又当如何?不能攻坚又当如何?赵云有骑兵之利,但我三韩之地,并扶余各部,马匹也不少。

若是没有赵云只有太史慈的话,孤原本倒是想过,跟太史慈野战,以骑破步。现在看来,是没这个希望了。汉军能攻坚城的话,唉……

何况,这屯南县城,能有多高的土墙?作为国都,墙高不满三丈,放到中原,便是大郡的郡治都不止三丈


状态提示:番外第16章 公孙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赵子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