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承德围棋故事>第五百五十三章、瘟疫综述(3)

三、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怀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特征。

解放后我国已消灭本病,但国外仍有不断发生和流行,因此必须随时警惕本病的发生,认真做好预防工作。

1、病因

霍乱弧菌分为两个生物型,一个中古典生物型即霍乱的病原体,另一个是爱尔.托生物型即副霍乱的病原体。

这两个生物型除某些生物学特征有所不同外,在形态学及血清学性状方面几乎相同,霍乱弧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干燥、日光、热、酸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霍乱弧菌产生致病性的是内毒素及外毒素,正常胃酸可杀死弧菌,当胃酸暂时低下时或入侵病毒菌数量增多时,未被胃酸杀死的弧菌就时入小肠,在碱性肠液内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强烈的外毒素。

这种外毒素对小肠粘膜的作用引起肠液的大量分泌,其分泌量很大,超过肠管再吸收的能力,在临床上出现剧烈泻吐,严重脱水,致使血浆容量明显减少,血液浓缩,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由于剧烈泻吐,电解质丢失、缺钾缺钠、肌肉痉挛、酸中毒等甚至发生休克及急性肾功衰竭。

2、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至6天,突然起病,100的病人有腹泻,腹泻为无痛性无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每天2000~4000以上。

初为黄水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水样便,少数患者有血性水样便或柏油样便,腹泻后出现pēn_shè性和边疆性呕吐。

初为胃内容物,继而水样,米泔样。

由于剧烈泻吐,体内大量液体及电解质丢失而出现脱水表现。

轻者口渴,眼窝稍陷,唇舌干燥,重者烦躁不安,眼窝下陷,两颊深凹,精神呆滞,皮肤干而皱缩,失去弹性,嘶哑,四肢冰凉,体温下降,脉搏细弱,心章低钝,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危及生命。

病人脱险及时得到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部分病人出现发热反应,一般38~3,持续1~3天自行消退。

目前霍乱大多症状较轻类似肠类。

按脱水程度,血压、脉搏及尿量多少分为四型。

(1)轻型,仅有短期腹泻,无典型米泔水样便,无明显脱水表现,血压脉搏正常,尿量略少。

(2)中型,有典型症状体及典型大便,脱水明显,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甚少,一日500以下。

(3)重型:患者极度软弱或神志不清,严重脱水及休克,脉搏细速或者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尿极少或无尿,可发生典型症状后数小时死亡。

(4)暴发型:称干性霍乱,起病急骤,不等典型的泻吐症状出现,即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让传染病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不再成为对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

以美国为例,在100年前,导致死亡的三种最主要的疾病都是传染病:肺炎、肺结核和腹泻。

而现在,三大生命杀手则是心脏病、癌症和中风。

大规模传染病的流行,古人称之为“瘟疫”。

历史上,人类曾经饱受瘟疫的痛苦,只有在现代科学出现以后,人类在与瘟神的较量中才逐渐占了上风。

“黑死病”曾导致欧洲1/3多的人口死亡。

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瘟疫之一是所谓“黑死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鼠疫。

鼠疫对于亚洲、非洲和欧洲来说,就是一种恐怖的灾难,甚至改变了历史进程,例如它间接促使了东罗马帝国的崩溃。

最广为人知也最为悲惨的鼠疫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它是由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次使用“生物武器”引发的。

1346年,西征的蒙古军队包围黑海港口城市克法(今费奥多西亚,属乌克兰),把患鼠疫死亡的死者尸体用投石机射入城内,城里鼠疫由此开始流行。

城里的居民热那亚人逃离此城,鼠疫也跟随他们传播到西西里,随后又传播到欧洲大陆。

在短短5年内,第一波的鼠疫就导致了欧洲1/3到1/2的人口死亡。

在随后的300多年间,鼠疫在欧洲仍反复爆发,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才平息。

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更加重了鼠疫的神秘、恐怖色彩。

许多无辜者被指控传播鼠疫而被恐慌的民众处死。

直到19世纪后期细菌学创立后,鼠疫的病源和传播途径才逐渐明朗。

1894年,法兰西细菌学家耶尔森在香港调查鼠疫时,发现其病原体是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后来就被命名为耶尔森氏杆菌。

1898年,另一位法兰西人西蒙德确定了鼠疫的传播途径是跳蚤把病菌从老鼠传播给人。

到20世纪中叶,抗菌素的发明使得鼠疫成了容易治愈的疾病,而公共卫生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也切断了鼠疫的传播途径。

现在,鼠疫已非常罕见,但并不是完全消失,因为它仍然会在鼠类之中传播,一有机会还会传播给人。

在20世纪80年代,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每年都有发生鼠疫的报告。

1996年印度爆发的鼠疫还成了世界的重大新闻。

目前,每年大约有1000到2000人感染鼠疫。

即使在美国,平均每年也会有10多人从野外鼠类感染鼠疫,1/7的患者死亡。

尽管鼠疫


状态提示:第五百五十三章、瘟疫综述(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