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王对于死者,以为他们无知就算不上仁,认为他们有知就算不上智。献祭可食用的熟食是为了表示仁;献祭不可食的腥、焊,是为了表示智。又有一种说法,腥、焊是以鬼神的行为规范来对待他们,熟食是以生人的行为规范来对待他们,以使他们迷惑。有人说鬼神喜好腥、焊,这虽然是出于经义之外的说法,但圣人了解鬼神的情况,或者有它的道理,不能怀疑否定它。玄为赤黑色的原文为,世以玄为浅黑色,璊为赭玉,皆不然也。玄乃赤黑色,燕羽是也,故谓之玄鸟。熙宁中,京师贵人戚里多衣深紫色,谓之黑紫,与皂相乱,几不可分,乃所谓玄也。璊,赭色也,毳衣如璊,音门。稷之璊色者谓之穈。穈字音门,以其色命之也。《诗》,有穈有芑,今秦人音糜,声之讹也。穈色在朱黄之间,似乎赭,极光莹,掬之粲泽,熠熠如赤珠。此自是一色,似赭非赭。盖所谓璊,色名也,而从玉,以其赭而泽,故以谕之也;犹鴘以色名而从鸟,以鸟色谕之也。皂,是黑色的意思。毳(cui)衣,是指古代的一种上衣彩绘、下裳刺绣而五色具备的礼服。掬,是指捧的意思。谕,通喻,比喻。鴘(bian),是青黄色的意思。全文翻译过来,是,世人认为玄是浅黑色,璊是赭色的玉,都是不对的。玄是赤黑色,燕子的羽毛就是这种颜色,所以被称为玄鸟。熙宁年间,京师的贵人和皇亲国戚多穿深紫色衣服,而称为黑紫,与黑色相混,几乎不可分别,这也是一种人们所称的玄色。璊是赭色,所以《诗经》里说毳衣如璊,璊字的读音同门。有一种稷子的米是璊色的,这种稷子叫做穈。穈字的读音同门,是用它的颜色命名的。《诗经》里说有穈有芑,现在秦地的人把穈字读作糜,是读音发生了讹变。穈的颜色在朱黄之间,与赭色相似,极为光洁晶莹,捧在手上鲜亮有光泽,熠熠生辉如赤色宝珠。这自是一种颜色,似赭色而非赭色。大抵所谓璊是一种颜色的名称,而其字以玉为部首,是因为它近乎赭色而有光泽,故以玉来比喻它;这也如同也用作一种颜色的名称,而其字以鸟为部首,也是用这种鸟的颜色来比喻它。炼钢的原文为,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


状态提示:第672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