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仙侠修真>女侠千古情>第三十五章 汉奸鼻祖
乎地撇撇嘴,继续操着“生硬”的汉语说瞎话:“在我的家乡,越是长得象女生一样漂亮的男孩子,就越受人欢迎,大家会争着把最好的东西给他,把最好的学问教他,把最好的剑术传他,总之男孩子长得越漂亮,就越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因为相信这是上天特别的恩赐!上天所爱的人,大家怎么能不喜欢呢?”

这种怪事纯属捏造,他们自然听也没听过,于单好奇地问:“那,长得丑的男子又会如何?”

我冷笑道:“那些又矮又丑的男子,就只配给漂亮的男孩子女孩子作奴隶而已,还是最下贱的奴隶。”

就比如说你们这些又矮又丑的匈奴人,尤其是嘲笑本御长的匈奴人。

再看那些匈奴贵族,听不懂的就哈哈一笑,听得懂的眼看就要发作,军臣单于身边那白面无须的人目光阴冷地盯着我,阴阳怪气地问:“汉朝疆域哪处我没去过,汉使所说的事,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呀?”

我笑眯眯地转向他说:“我没说自己是汉朝人呀。”

晏七行接过话去说道:“中行大人有所不知,刘大人原住遥远的西域,因久慕汉朝文化风尚,不远万里而来,汉天子感其诚,赐封官职留用身边。”

这个人,果然就是文帝年间随宗室翁主同嫁匈奴,后投降敌人,为老上单于,军臣单于出谋划策对付汉朝的宦官―――燕人中行说(音zyue)。

我顺势说道:“是啊是啊,大汉朝文化淳厚,学说繁浩,在下实在是仰慕得很。汉天子更是英明神武天纵之材,在下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才甘心留在汉朝为臣。”

中行说这老狐狸不肯放过我,故意使坏说:“噢,汉天子英明神武天纵之材,不知比我们伟大的匈奴大单于又如何?”

众人的眼睛“刷”全体投向我,要看我如何应对。晏七行则面色平静,似乎对我很有信心。

我眨眨眼睛,笑嘻嘻地看了他们一圈,最后耸耸肩双手一摊说:“我不知道。”

中行说“哼”了一声,怒道:“你说什么?”

我假模假式地装无辜:“我真的不知道啊?我跟在汉朝皇帝身边三年多,经历了许多事,才发现他是个天上难寻地下难找的好皇帝,今天跟你们大单于才见面,不知道有什么稀奇?不过,有关中行说大人你的大名,在下可是久仰了。”

那种怪里怪气的汉语我越说越溜,估计多半数的人都相信我不是汉人。中行说听我这么一说,果然上当,问道:“汉使倒是说说看,我有什么大名?是美名还是恶名?”

美名?切,你老人家若是有美名,包管酸死张俊气死秦桧。

我佯装皱眉沉思,半晌才说:“我来大汉时间尚短,有些民间俗语一时还不能理解。他们说起中行说大人你时,都说大人你是―――汉奸的鼻祖,变态的阉人?这汉奸是何解?变态又是何意?这阉人又是何意?我问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跟我解释,郁闷呀郁闷。大人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估计在场众人没一个知道变态是什么意思,但傻子也听得出来绝对不是好话,至于汉奸的鼻祖、阉人之意却是人人了然。一些人(大概是平素跟中行说不和的人)忍不住先笑出来,中行说则气得白脸更白,都泛青了。

晏七行适时出来打圆场:“刘大人性情天真烂漫,不明世务,对于汉朝语言也只是粗通而已,若有得罪之处,中行说大人向来宽厚仁和,望海涵宽宥。”

我继续装蒜:“晏大人,我又说错话了吗?”

军臣单于审视地看着我,咧嘴一笑作了个总结道:“晏大人,你的这位副使真是个有趣之人哪。”

中行说老狐狸干吃了个哑巴亏,忿忿地瞪着我,却又无可奈何。他这个“宽厚仁和”的老人若当众跟一个“不明世务”的小子过不去,岂不叫人笑掉大牙?

不过今天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其实就算没这事,我也罢晏七行也罢,只要是汉朝的使者,他就不会让人好过。

离开中央大帐,我跟在晏七行后面,在侍者的引领下,去南宫公主处。

晏七行低声对我说:“莫要再逞口舌之利,拿回玉环全身而退,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是。”他说的有道理,我不反驳他。

但是除了拿回和田玉环,我必须还要再做一件事。

其实自从看见中行说,我就一直在想这件事,据史载,这人因不愿随公主陪嫁到匈奴苦寒之地,曾向文帝求情,甚至威胁说若强行要他随嫁,他日必定会倾毕生之力亡汉,但文帝以为他在随口乱说,没当回事儿,因他是燕人,对匈奴的情况有所了解,最后还是强令遣他入匈。

文帝犯了一个大错,所谓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尤其是中行说这样颇有才能的小人。如果当年留在汉朝,以他的能力说不定会成为一代名宦,但时也命也,偏偏把这样一个人送到了敌方阵营。

到了匈奴后,他果然履行自己的誓言,委身事敌,在饮食,衣着,传统习俗方面,为确保匈奴不被汉同化下了大工夫。又将汉朝的历法及计数方法教给匈奴人,同时为当时的老上单于出谋划策来对付汉朝,深得老上单于的信任。

老上单于死后,他以“托孤之臣”再侍军臣单于,因他不遗余力地维护匈奴的利益,同样被军臣单于所倚重。在匈奴对汉的战略战术上,他都功不可没。

其实我也能理解他,身体的残缺,尤其是这种封建制度


状态提示:第三十五章 汉奸鼻祖--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