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模拟城市>第933章 一龙
歆以“汉臣不应擅自任命”而拒绝。

孙策平江东后,因华歆贤名派人游说。华歆也赏识孙策归附。及至官渡之战,华歆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上表征召,当时弟承兄业的孙权本不想放行,华歆则以东吴能与曹操交好相劝,孙权于是让华歆应命。华歆到洛阳后。历任尚令、御史大夫,最终官至东汉相国,封安乐亭侯。曹丕称帝后,华歆官至司徒、太尉,病逝后谥敬侯。曹丕评价华歆:“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后世殆难继矣!“:“歆,清德高行。”

观其一生,称华歆为“三国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绝不为过。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生卒年不详。

邴原自幼丧父,家贫但好学不倦,据说他一个冬天便读完,展现了卓越的才华。

黄巾之乱时邴原举家迁至北海,拒绝了孔融的征召,与同郡好友刘政一同避难辽东。时辽东太守公孙度想杀刘政,收监其家人。并对刘政下达了通缉令,最终是邴原收留了走投无路的刘政一个多月,恰逢太史慈经过,邴原便将刘政托付于他,后来又说服公孙度释放了刘政家人,助其家人顺利还乡。邴原在辽东时,很多人跑去拜访他,游学之士就达数百家,教授之声不绝,名声重于一时。

返回中原后。邴原被曹操辟为司空掾,后改任丞相征事。曹操对外征伐时,常令邴原、张范与曹丕一**守,对曹丕道:“有事当多向这两人请教。”可见曹操对邴原的认可。曹操征东吴时,邴原随行死于途中。荀彧评价他:“此一世异人。士之精藻。”崔琰:“邴原秉德纯懿,志行忠方,清静足以厉俗,贞固足以幹事,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举而用之,不仁者远。”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生于158年。

管宁年少时与华歆、邴原一起游学,并与当时的名士陈纪交好。黄巾乱起时,人们大多往南方避祸,管宁却向北以示不离北方故土,于是与邴原、王烈等人同去辽东,受到辽东太守公孙度欢迎,专门腾出驿馆给他们居住。但是,见过公孙度之后,管宁却在山谷结庐而居。

他在当地只谈经典不问世事,引来大量同为逃避战乱的人,于是管宁讲经典、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乐于受管宁教导,很受大家爱戴。辽东太守公孙度自立为王,本想任命管宁为自己助长声势,也因为对管宁的敬重不敢提出,曹操迎天子后也曾辟命管宁,被当时的辽东太守公孙康拦下不做通知。

管宁品性高洁,魏文帝、明帝都曾多次征召他,许以太中大夫、太尉、光禄卿等重职,但管宁一直推辞不受。后人称管宁为一代“高士”,乡人为其建祠立冢,邻近数村无不以“管公”为村名。中评价道:“渊雅高尚,确然不拔。”:“貌甚恭,言甚顺,观其行,邈然若不可及也,即之熙熙然,甚柔而温。”

华歆、邴原与管宁少年时一起四处游学,人称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看着面前的三位文士,一时间,某城主心中五味杂陈,苦心经营这么久,建立赫赫声名,创下不世奇功,历经千劫险死还生,总算有历史人物主动投奔哥了,哥容易吗?而且,一来就是三位,还都是不可多得的贤才,领主当到这份上,夫复何求!

一龙求仕,阿牛欣喜若狂,自然慨然应允,对三人执礼甚恭。

阿牛对三人表示热烈欢迎,并当即命官吏晚上安排宴席,召现在凤翔城的文武英杰赴宴,为三人接风洗尘。受到如此礼遇,华歆、邴原和管宁感激万分,原本有些忐忑的心情,顿时归于安稳。

阿牛便与三人在聚贤楼上把酒言欢,并有意识地将话题引向应如何治理郡国,华歆等三人均是博学多才之士,某城主眼中难解的问题,三人都能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给予意见,让阿牛不禁大为感慨,暗赞“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三人之中,邴原对阿牛更为恭敬。

原因很简单,他便是那位暗访的青衫文士,原本一龙并未打定主意投齐国相。委托邴原先行一步了解情况,观察某城主是否值得追随。正因如此,邴原对凤翔有着更为深切的了解,对某城主的认可度相当高。管宁和华歆能下定决心跑来凤翔主动求仕,就是出于邴原的力荐。

华歆头戴峨冠。双眉如刀,目光凌厉,大嘴悬鼻,留着把山羊胡,刚毅自矜气度逼人,顾盼间自有威仪。华歆是三人中唯一有官职在身的人。豫章太守任上已干了两年,深受百姓爱戴,职级与阿牛相当,但与刚刚上任的阿牛相比,华歆的经验完爆对方。

因此,华歆的自信心也最强。

要知道。虽然华歆是青州人,他也大可投到州牧孔融帐下,安排个太守当当并不难。不过,华歆毕竟不是一般人,凤翔也确实有不少干货,华歆服膺于凤翔的武力(乱世之中,强大的武力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好友力邀,以及凤翔城拥有冥想塔的便利,还有郑玄和卢植的声望,终于让华歆抛下豫章太守职位,跑到齐国投奔平级的阿牛。

管宁则是不折不扣的美男子,“长八尺,美须眉”,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管宁就是三人中高儒帅。没有华歆的威仪凌厉。也没有邴原的古朴严肃,只有温和暖心的动人微笑,和淡泊儒雅的出尘气质,与他相处过的人,都认为管宁是真正的高士。使人如沐春风,乐意交往。


状态提示:第933章 一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