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人世间>第九十二章 腊梅成婚
不会劳动,也不会做生意,只好坐吃家里的老本。他们手中的银子越来越少了。

韩太太们坐在一起商量道:“公家说现在是新社会了,不允许剥削别人,人人都要参加劳动,自力更生。瑙们不如把阿西娅、阿依夏和米娜儿嫁出去,一则家中人口庞杂引人注目,弄不好谎话暴露了还要受到解放军的惩处;二则减少家中的人口,可以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减轻家里的负担。”

阿西娅等3个人听到韩太太们的谈话,心中难受了好半天。她们知道自己现在成为了韩家的包袱。伤心的泪水打湿了枕巾。

易卜拉欣和马奴里的长子牛玉山带着同父异母的弟弟牛天山正好在张掖城里做生意。他们在每个主麻日都要到礼拜寺里做礼拜,与韩功的管家经常碰面,渐渐地熟悉了起来。

一次,管家在与牛玉山的闲谈中了解到他还没有婚娶,便向他介绍了阿西娅等3个人的情况,表示愿意给他从中做媒。

牛玉山对管家的热心表示感谢,相约第二天到韩府去拜访,亲眼见一见本人。

第二天,牛家兄弟带着茶叶和冰糖来到韩府做客。看着韩府高屋阔院、富丽堂皇的样子,牛玉山禁不住回想起自己家当年的富裕境况来。他为自己和弟兄们没有守住父亲置办的家产感到惭愧万分。

蒙在鼓里的阿西娅、阿依夏和米娜尔都以为来者就是普通的客人,按照管家的吩咐依次端上了盖碗茶、点心和水果。

牛玉山看见3个姑娘都长得端庄漂亮,举手投足都显出很懂规矩,尤其是阿西娅格外温柔懂事。

牛天山则以自己年纪还小为借口没有选定任何人。

牛玉山悄悄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管家。

送走客人以后,管家把阿西娅等3个人叫了过来,向她们转告大太太的想法:“你们都已经15、6岁了,也到出嫁的年龄了。大太太想把你们作为自己的女儿嫁出去。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就给你们瞅视人了。如果不愿意,我就给你们家里的父母亲写信,让他们过来领着你们回乐都老家去。”

3个姑娘羞得脸蛋红扑扑的,低着头扭捏了半天,然后都说要回乐都去。

管家提醒道:“阿西娅,前面来的客人是从临夏来做买卖的。大哥看上你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就给你们做媒人。”

阿西娅这才记起刚才给客人端茶的时候,客人端详了自己好一会儿。原来他是在看人呢。那个人看上去个子高大,浓眉大眼,说话干脆,像是一个好人。

阿西娅想了半天,才说道:“瑙得听父母的话。还是先写个信回去,问问他们的意见吧。”

第二天,管家替阿西娅写好了家信,然后寄了出去。

没有过上多长时间,阿西娅的父亲巩国原写来了回信,说是要亲自到张掖来探望女儿。

果然没过几天,巩国原带着女儿巩夏荷从青海省的乐都县来到了张掖。

两年未曾见面的父女、姐妹聚在了他乡,自然是格外的亲热。

嘴快的巩夏荷告诉姐姐道:“阿妈又给瑙们生了个尕弟弟,大名字叫巩连贵,小名字叫贵娃。”

牛玉山在一家有名的老字号饭店宴请了巩国原和阿西娅、巩夏荷。

他在宴席上态度恭敬,礼数周到,不仅夹菜劝茶,而且端出了给巩家每一个人够买的礼物。他给巩国原和王天英每人送了两块做衣服的丝绸和毛布,给每个孩子都买了一双只有富人才能穿得起的皮鞋。男孩子的是黑皮鞋。女孩子的是红皮鞋。

巩国原平时为人厚道实在,如今遇到这么会说话和办事的年轻人,心中十分欢喜,但是,还是有些在乎双方的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的差异。

他悄悄地问阿西娅:“你愿不愿意?”

阿西娅羞涩地回答道:“阿爸看着顺眼就可以了。”

巩国原又问道:“他们是回回撒尔塔人,你能够习惯他们的生活吗吗?”

阿西娅轻声地回答道:“刚进韩大人家的时候就随了他们的教门,这两年也习惯了。韩大人是撒拉人。他是撒尔塔人。他们都是一个教门的,没有什么区别。”

吃完丰盛的菜肴,巩国原回到了韩府。他与管家坐在一起商量,最终同意了阿西娅与牛玉山的婚事。

管家高兴地说道:“这是再好不过的喜事!我看啊,你们一个家在甘肃的临夏,一个家在青海的乐都,鉴于目前的社会形势,到哪里去都不方便,干脆就在张掖举办婚礼吧,免得你再跑趟子,白白的浪费银子。”

巩国原觉得管家的话很有道理,便点头答应了。

3天以后,牛玉山在饭店里摆了几桌子宴席,邀请了一些朋友邻居,算是举办了婚礼,然后把阿西娅从韩府迎娶到自己租住的地方,一起过起了新婚的日子。

巩国原看到大女儿腊梅找到了家境和为人都不错的女婿,在张掖又小住了几天,心满意足地带着活蹦乱跳的巩夏荷回乐都了。


状态提示:第九十二章 腊梅成婚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