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东汉末年枭雄志>一千二百五十九 好家伙,刘关张在你的嘴里三结义啊

延德九年年初,士燮的使者和张津的使者同时都在洛阳。

当时,郭鹏还没有掀起清丈土地行动,还在酝酿阶段,骤然听到了交州牧张津请立他的儿子张问为下一任交州牧的时候,还觉得非常意外。

张津是不是脑袋坏掉了?

他的反应和士燮一样。

他感觉张津的上表就是在和他商量——我想割据,你答应我好吗?

你问我这个大一统帝王要割据的地位?

就算交州蛮荒不堪,就算交州穷的根本收不回战争成本,但是你觉得我为了维护领土完整,是会顾忌成本还是怎么的?

你觉得我设置在荆州和扬州还有益州的三支军队至今没有回撤是为了什么?

好家伙,刘关张跨越历史和次元在你的嘴里三结义啊。

这就很奇怪。

非常奇怪。

他感觉不应该有人这么头铁的问他要这个地位。

都已经延德九年了,他都做了九年皇帝了,那么多年发生的那么多事情,难道还不能让张津了解到他是什么样的人吗?

然后他又接到了交趾太守士燮的上表。

士燮表示,交州牧张津上表的事情他知道了,但是他非常不赞同张津的行为,他认为张津这是因私废公,所以他将坚决拥护中央派来的下一任交州刺史。

看看,什么叫识时务?

人家能连续几代人做地头蛇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至少人家知道和中央分享统治权,知道郭鹏不会允许下一个州牧出现。

而张津呢?

居然想世袭交州牧。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在这个地方体现出来了。

当时郭鹏就对张津非常不满意,很生气。

不过转念一想,他考虑到了交州的优势地理位置。

那可是直接面向南海的一块土地。

虽然现在蛮荒不堪,但是将某些地方选为对外出海的出海口进行建设,以此发展对南海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商业贸易还有殖民掠夺,那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比如和罗马帝国的海上商贸之路。

比如将来分封计划也会有皇子从这里出海,去东南亚和南亚,乃至于澳洲都不一定。

交州的实际价值并不值得他大动干戈,但是配上中央政策,还有未来的规划,交州的价值就会立刻上一个台阶。

值钱的不是交州本身,而是政策和优势地理位置。

而且他一直想要的垂涎的红河平原,此时就在交趾郡。

交趾郡基本上囊括了整个红河平原地区,这里还是交州的政治中心,都不用动兵去打外战,直接就能拥有。

越南凭借红河平原成就了不小的实力,这里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发展文明,并且养育了数量很大的人口,相当的有潜力。

所以郭鹏是打算把红河平原建设为魏国南大门,在这里设立稳固的统治。

边疆在历史上来看大部分都是蛮荒之地,不适合发展农业,移民实变的政策比较难推行。

但是红河平原一旦成为南大门,极高的农业价值被开发出来,驻军将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交州的位置和未来的战略价值就是那么大,并非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可以衡量的。

过去实在是力有不逮,无暇顾及交州。

但是现在有了精力,也不得不考虑一下之后关于交州的事情。

交州和平投降,没有打仗,魏中央也不好挑起战端。

除非交州原地自爆,出现了造反的事情,那么,郭鹏就可以利用这个借口大规模派驻军队进入交州,开始建设海港,并且经营红河平原。

海港一旦建立起来,红河平原稍微经营起来,在不远的未来,小冰河彻底降临的时候,红河平原也能通过海运给北方提供一定量的支持。

确定了如此这般的方针之后,郭鹏就进一步认定交州是要掌控在手的。

但是如何掌控,怎么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掌控,这是值得商榷的。

大规模进兵实在不值得,而且道路崎岖难行,大规模进攻可能带来的结果是进军途中损耗的兵力会大于战争期间损耗的兵力。

而且如何进兵也是一个问题,天子之兵进入交州,总要有一个得体的理由。

比如造反。

为了给未来奠定基础,郭鹏遂在南书房召开了核心决策层参加的御前会议,讨论张津的上表和交趾太守士燮的上表。

基本上大家的意见都很一致,一致的认为张津就是在想桃子吃,简直是不知死活,昏了头脑,完全搞不清楚现在是什么时代。

身子到了魏帝国,脑袋还留在汉帝国。

曹操就对张津感到非常不屑。

“昔年我魏还有诸多大事要办,暂时无暇管顾交州,所以才让他在交州做州牧,这已经是陛下的无上恩典,他又怎么敢继续僭越,把陛下的恩典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呢?”

郭嘉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张津此举,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家族在交州扎根,借着距离洛阳遥远的距离,想着割据一方,表面上是在请求陛下的同意,实际上就是在图谋不轨,臣以为,张津用心险恶,可伐之。”

兵部尚书董昭也上前进言。

“张津居心叵测,试图以一家占据一州,效仿前汉初年南越王赵佗故事,简直是痴心妄想,陛下,臣以为张津非人臣可以满足,应当早图之,不可使之根深蒂固。”

参谋令戏忠上前进言。

“陛下,交州地处偏远,若要伐之,有三条路,一者


状态提示:一千二百五十九 好家伙,刘关张在你的嘴里三结义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