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晚明之帝国风云>第081 铁血辽东:远征

第081铁血辽东:远征

晚明交通不便,无铁轨,无汽车,无电话,无电报,漫长的旷野边疆很难及时发觉骑兵侵袭。郑义战争思维,与其被动等待建虏鞑靼游骑干涉骚扰,不如御敌于外,率先将战争隐患导出。戍守漠南两年、最为熟悉荒漠草原地形的朔方节度使张献忠,基于此种考虑,成为郑义崇祯七年北伐的先锋军。

崇祯七年八月,郑义军令诏书快马传至大同府:朔方节度使张献忠兼任征辽将军,做好战争准备,督率朔方军三万步骑巡游长城之北,猎杀抵御一切试图入关蛮部。

晚明信息交流不便,河南府到大同府再快也要跑几天,郑义不怕部下叛乱,索性给予张献忠等节度使自由作战权利。郑义华国新朝的军事制度,每逢将领远距离作战,郑义只简单给出战略大方向和战争目的,其余细节均由当地将领随机应变。为了制约张献忠等节度使割据地方,郑义后来提高节度使直辖军将权限,令他们有战事知情权、建议权,以及越过张献忠直接上诉洛阳枢密院的弹劾权。张献忠如何具体规划战争,事前必须与其直辖军将协商达成共识。

接到郑义军令,张献忠立即组织朔方节军事会议。

华国新朝军制,队辖什,卒辖队,营辖卒,团辖营,部辖团,军辖部,团约五六千规模,长官称团指挥使;部约一万到两万规模,长官称部将。朔方节内含两部四团六个实体编制,也即是说,张献忠此番军事会议必须与两个部将四个团指挥使达成共识。

崇祯二年末不足百人到崇祯七年五十万人,太平军不断打散扩编,将领也随之不停晋升不停调遣。六军将之一,有一人名为姜瓖,其家为延绥镇世代边将。张献忠攻取延绥镇之后,姜瓖、姜瓖兄姜让、姜瓖弟姜瑄三位明军边将陆续投诚太平军,而姜瓖凭借其家世、凭借其熟知九边军情地形,迅速攀升到团指挥使之位,现辖管朔方节三万步骑之外的一支名额五千轻骑的预备军团。晚明明军边镇世家时常在各边镇之间平调,大同府因为临近延绥镇,姜家在此置办不少家业。

军事协商会议,于是在姜瓖家一处偏僻府邸举行。

张献忠首先宣读郑义军命,军命内容没什么好奇怪的,郑义崇祯六年攻略山西河南时,朔方节就曾充作偏师,巡兵大同府北部。但是张献忠接下来的话语,立即让六军将明白他为何郑重其事召开军事会议。张献忠将郑义军命诏书拍在桌面,如同刚睡醒的猛虎一般低吼:“大将军开国建业之战,你们都甘愿当默默无闻的背景?”

姜瓖世代为将却没有硬直性格,圆滑配合张献忠追问说:“将军百战留威名,谁不永垂千古。奈何人臣之责重于虚名之求,大将军既令我等经略长城,如何再摘取勋业?”

张献忠散去威严,笑脸解释说:“大将军军令,我等作战目标是守御边疆,作战区域是长城之北。这长城之北,范围可大着呢,左翼鞑靼在长城之北,建虏鞑靼也在长城之北。大将军又说要御敌于外,再御敌于外,能比得上杀入敌酋老家?依我所说,咱们干脆绕过燕山群峰,直冲辽东擒杀建酋黄台吉!老贼奴儿哈赤作乱至今已有十六年,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前明四帝皆在辽东丢盔弃甲,满朝文武视建虏为巨寇大患。我等先前已斩插酋,若能再杀建酋黄台吉,功高名伟必胜于李靖卫青霍去病等先贤。”

六军将之一,部将王得仁皱起眉头:“大将军御守北疆的军命,理当如同攻取山西时警戒杀胡口。大同府自西而东到永平府,有张家口、古北口、喜峰口等险碍……”

张献忠截断王得仁非议,昂声说:“喜峰口在永平府、顺天府之间,古北口在北京之北,我等若能去古北口,必然要参加京都之围。可瞧瞧大将军军令,分明是把我们当作偏师来用,我们若死守规矩,就别想再混功劳。大伙儿仔细想想,大将军能碾压明军九边,势如破竹攻占北京,江南之地又有何难?我等久镇北疆,兵籍非晋即陕,大将军怎会令我们水战江南!大将军开国定鼎之战,是咱们最后机会,成了就是公侯之赏。开国功爵和恩典功爵的区别,大家应该懂得。”

却说,张献忠本是王得仁亲手带起来的兵,彼时王得仁为队尉,而张献忠只是小小什副。张献忠延绥之战以少击多大败延绥巡抚洪承畴,从此青云直上连升数级,官拜朔方节度使。华国新朝军制,部辖团,军辖部,节度使又在军之上。王得仁此时军阶是部将,不但差张献忠两等级,更归张献忠直辖,心理有时难免别扭。另外,军中老上官思维特别重,张献忠此时虽然比王得仁军职高,却也不能以寻常属将视之——这也是枢密院遥控张献忠的策略之一。

王得仁辩驳被张献忠截断,心里顿时滋生不满:“大同府至辽东何其远也,尤其是大炮,怎么运?”

张献忠毫不留情驳斥王得仁:“崇祯五年西追插汉部鞑靼的是谁?建虏能千里迢迢追杀插汉部鞑靼,我军怎就不能反攻建虏老巢?至于路远难运火炮,少运点也无妨。鞑靼建虏都是善于野战不善于守城的蛮子,带些骑兵炮、短管炮就够了。明军斗不过建虏,是因为文官扯后退、朝廷不给粮食武器,并非建虏真多厉害。建虏真正实力,咱们在朔方也见了,屁的骑射无双,一队火铳全干翻;屁的满万不可敌,一群**似往枪口撞。也就是托前明文官的功劳,咱


状态提示:第081 铁血辽东:远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