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都市现代>相宝>第567章 樱花东渡
的提及,也就是说,它如果是伪作,随后的东瀛作品都是假的。

这肯定不可能!

第三就是,它记录的某些事情,故事,有很多与中国的上古故事相同或类似。以中国完备的历史史料佐证,这本书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温碧玉的知识面,还是欠缺太多,她犹自懵懵懂懂时,俩人身侧不远处,响起“啪啪啪!”的鼓掌声。

卢灿一惊,这种开放式的旅游场所,还真的没关注身边情形,怎么就冒出一位偷听的?连忙将小丫头往后带一步,丁一忠则向前一步,将他俩遮到身后,阿木则快速绕到另一侧。

“对不起,打扰了。”

两棵粗壮的樱花树后面,转出一位青纱老者,见卢灿时一愣。显然没想到刚才那一番宏论出于如此年轻人之口,不过,他很快对卢灿稍稍欠身,“听到您对《古事记》的分析,深合我心,忍不住鼓掌相庆!”

一口流利的汉语,还有这身打扮,卢灿还真的没分辨出来,他究竟是东瀛人还是华侨。

“您是……”卢灿摆摆手,示意丁一忠往后退一步。

“鄙人相本直树。”

哦?是东瀛人?怎么汉语这么流利?

想想也没什么,汉学研究在东瀛,一直是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研究汉学,必须会汉语。这老者一身青纱,又满口流利的汉语,必定是汉学研究者。

“您好,鄙人姓卢,香江人,打搅您了。”卢灿牵着温碧玉,还了一礼。

这老头突然打断自己和阿灿的恩恩爱爱,温碧玉可没什么好脸色给他,撅着嘴,勉强躬身。

相本直树也意识到自己的冒昧,回礼的笑容中有点尴尬。

“刚才听卢生对《古事记》的辨析,让鄙人受惠良多。”

“鄙人在御园街有一家小店,想请几位游园之后,去坐坐可否?”他从衣兜中掏出一张名帖,递给明显是保镖的丁一忠。

卢灿接过来,这张名帖,所用纸张相当高级,是东瀛的纱面硬纸所做。

所谓纱面纸,是指在造纸的过程中,将纸浆覆盖在丝绸上,形成背面有丝绸图案硬纸板,绝对是高级用签。

上面写着“梨之珍玩”“相本直树”以及地址及联系电话。

呵呵,竟然在这里先碰到一位开古董铺的东瀛藏家?好事啊。

卢灿抬头对老者笑笑,点点头同意他的邀请。

这老头,应该不是简单人物,卢灿从他的身影中,能感受到浓浓的“书卷味”。是的,如果自己没猜错的话,这位相本直树,应该和虎园中李林灿、饶真颐他们身份差不多——学者型研究人员,远非什么古董店老板可比。

等他离去,卢灿将这张名帖,塞给阿木,笑着说道,“去查查,这位相本直树,究竟什么的干活!”

他的做作,逗得温碧玉忍俊不住,挂在他胳膊上,笑得直抽抽。

再向前走几步,丫头忽然想起,“你刚才还没说完呢?樱花是怎么来东瀛的?”

是的,刚才卢灿只说到《古事记》中记载过,推古天皇征朝,樱花由朝入东瀛,可不等于樱花就是来自于中原。

不急,有来源。

推古天皇是东瀛第一位女天皇,在位三十六年,颇有作为。她在诸多臣公中,以圣德太子为中心,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是谓推古朝改革。

首先是加强了对佛教的支持;二:加强对中国的学习和联系,试图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三是以中国汉代官阶制度为参考,建立了一种新的官制——冠位十二阶制(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等十二阶);最后则是依据中国儒、佛、法各家思想指定了《十七条宪法》。

这《十七条宪法》成为东瀛最早的管理国家的道德守则。

推古天皇数次入侵朝鲜半岛,除了掳掠人口和资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清扫入觐中原汉王朝的道路。

在中国汉代神话传记小说《瀛洲记》中,就有关于“东渡佛国”的记载。

汉光武年间,僧侣玉林率领弟子十九人,东渡辰韩(新罗的前身),建立禅林十二,“佛光普照,桃花沐人,举世为信,世为佛国”。

虽然是神话小说,可这记载的是真事。

中原佛教传入朝鲜半岛,确实就在光武帝时期,所谓桃花,就是指当时寺院栽种的“八重樱”。

“切,说得好像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啊!”

“你真听明白了?”卢灿不相信,自己说得都感觉有些乱呢。

“很简单啊,樱花最早种植于中国,汉光武帝时期,随佛教传入朝鲜半岛,后来被推古天皇,将僧侣、樱花,一并抢到东瀛,然后盛行开呗。不是吗?”温碧玉撇撇嘴,一副你也太小瞧本大明星智商的模样。

卢灿揉揉眉心,貌似……她说的很对,是自己给介绍得这么复杂。

唉,这就是做学问,小丫头,不懂就别瞎说!


状态提示:第567章 樱花东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