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都市现代>村里的女人花>第163章 拂晓出发
一点拨,战士们果然走得稳步许多。直至到了安乡附近,付永根停下跟杨连长说:“前面就是安乡了,你看……”

杨连长直起身子目测一下,黑压压的房屋和树木能看个大致轮廓,他们大概离安乡有不足一里地路程,他悄声对身边的两位战士说:“小王,你和小龙去村边联系一下,还记住联络暗号吗?”

小王回答说:“记得。”

“仔细侦察地形,注意安全。”

“是。”

两位战士很快扎进了青纱帐里。杨连长招呼说:“大家休息一下,注意警戒。”然后他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已经是凌晨三点半了,离天亮还有两个多钟头。

趁着等待消息的时间,付立国凑到杨连长跟前问:“连长,你学过拳脚功夫吧?弄死那个小鬼子的时候,俺见你手脚真利索,三下五去二,没等那个小鬼子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呢,一下就让他见阎王去了,真棒。”

“立国啊,以后打鬼子的事儿,多向大哥哥们学习哟。”杨连长很自豪地说:“我们这个小队是从纵队各连队精挑细选出来的,你看,这些同志各个身手不凡,拳击、格斗、拼刺刀,甚至是翻墙上树、越沟过壕、跋山涉水等等,个个都是好样的,以后有你看着的时候。”

“到了队伍上可不比在家里,一定要听你杨大哥……不,听连长的话,好好跟这些老兵们学习。”付永根叮嘱了儿子几句,他转脸向杨连长询问说:“你从哪学的一身本事?听口音也不像是北平人吧?”

杨连长轻轻一笑说:“哎呀大爹,我这口音可算是南腔北调了。我大名叫杨继纬,是我爷爷给启的名字,其实我老家是山东平原人,七岁那年爷爷奶奶被饿死了,爹娘就带着我和弟弟妹妹逃荒下了关东,在那里开荒种地也凑合着过日子,十五岁那年爹就病死了,后来我去了沈阳做学徒,我师父虽说是个木匠,但他可有一身好武功,师父很疼爱我,他家没儿子,师父和师娘就把我当做他们的亲儿子一样对待,跟他学了三年木匠,也学了三年功夫,还学会了不少字。”

“你家也够苦的啦,唉,这世道,哪家能好过多少呢?”付永根不无感触地说。

付立国好奇地问:“连长,你是怎么当兵的呢?又怎么到的关里?怎么跟的吕司令员?又怎么认识的俺大哥?”

付立国的一联串问话,顿时引起了战士们的共鸣,有战士说:“连长,我们从没听你说过,给我们讲讲你的这些故事吧,让大家提提精神。”

杨连长说:“嘘……大家注意安静。要是说起这事啊,那话可就太长了,恐怕三天三宿也说不完啊。等执行完任务,以后有了时间,我一定给你们详细说说,行了吧?”

付立国和大伙儿虽说感到有些扫兴,但毕竟杨连长说的在理儿,时间紧迫,哪有工夫闲聊这些?这不,连长的话刚落,就见小王和小龙二人赶回来了,另外身后还带来一个人。

杨连长问:“怎样?接上头没有?”

“连长,一切顺利。”小王报告着,身子向一边挪动了一下,朝跟在后面的人说:“我介绍一下,这就是我们杨连长。”

那人在灰蒙蒙的夜色中向杨连长行了个军礼:“报告杨连长,我是责任护送队的侦察员兼联络员。”

杨连长紧紧握住联络员的手说:“可算找到你们了,同志们都好吧?”

联络员回答说:“我们也是刚到一会儿,多亏了地方上的同志们支持和协助,终于把这些南方来的领导同志们安全送到了。我们队长和领导都在镇子里等着你们呢,跟我来。”

直到现在,杨连长带队的战士们和付永根父子俩才知道了他们执行的是什么任务。由于时间很紧,交接工作很快进行完毕。这次任务是护送从南方去延安开会的五位领导干部和三名学生,根据上级的指示,在安乡交接之后,必须在拂晓之前到达保定辖区范围,然后找到可靠的地方安顿隐蔽起来,待天黑以后,再通过敌占区,直至到达太行山区。

连长杨继纬又看了看时间,已经将近早晨四点半了,东方天际显露出了鱼白的色彩。他向领导敬礼:“首长……”

未等他往下说什么,一个姓陈的首长发话说:“好了好了,我们都知道路上的纪律,一切服从你的安排就是了。”

杨继纬反倒不好意思地说:“不是,首长,我是想问什么时间出发?”

陈首长说:“时间是拂晓出发,现在就可以走了。”

杨继纬又一个敬礼:“是!”


状态提示:第163章 拂晓出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