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永世帝唐>第四百零四章:太子赐字
风又递给他一本。

依然是毛诗,前面的封面和第一页也都相同。第二页印着是标点符号的说明。

李世民心里一跳,翻看下一页。

果然,是经过断句的关雎篇。

他忍不住的阅读起来,并按照他以前学习过的断句去比较。

“咳咳,叔叔。”

殷清风当然不能等李世民把毛诗都看一遍。

李世n犹未尽的抬起头。

殷清风指着桌面上分列好的两排书说道:“这是科举取士考校的书籍,分有断句和无断句两种版本。”

宋明时期的科举可能考的是四书五经,但唐朝考的是毛诗、礼记、周易、尚书和春秋五本经义,没有四书。

十年后,孔颖达与几十位经师共同编撰了五经正义,成为两百多年唐朝科举的指导丛书。

毛诗与礼记采用的是郑玄的注释和疏解周易以曹魏经学家王弼注释为主尚书用的是孔丘十世孙孔安国的春秋,以左氏春秋为主。

殷清风占了先机,让马周向颜思鲁等人建议,就以这些人的注释和疏解做参考,先一步弄出颜氏版的五经。

李世民的眼睛冒着吓人的光芒,一本本的翻看其他本经义。

许久,他抬头道:“好好好!本太子一定重赏颜氏和那个马周!”

殷清风随手翻转过一本书,指着说道:“叔叔请看。”

李世民低头,看见上面印着两行字:诚惠一百二十文和皇家墨香坊印制。

“这是什么你是说!”李世民惊呼,“刊印?”

殷清风点头道:“正是叔叔所想的那样,这一百二十文正是刊印后对外贩卖的价钱。”

线装书啊,终于提前两百年提前问世了。

中国的古籍的装帧形式很复杂,前后大概有过简策、帛书卷子装、纸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梵夹装、线装、蝴蝶装、包背装、毛装等十种形制。

简策出现在先秦时期、西汉时有了帛书卷子装、纸张大量出现后,东汉产生了纸书卷轴装。

经折装、旋风装和梵夹装大约都产生在公元九世纪后半叶的唐代。由光头教的浮屠们引导改良的。

蝴蝶装从宋朝开始流行包背装是对蝴蝶装的改良。

毛装通常是指满清内府武英殿的刻书。

现藏于不列颠图书馆东方部的中国敦煌遗书中颇有几件唐末五代和北宋初年的遗籍,其装订办法:有的在书脊上端用线横索书背有的在书脊内侧上下端各打一透眼,然后用线绳横索书背,再引绳连穿下端透眼横索书背,最后在中间打结系扣有的在书脊内侧上中下打三个透眼,然后逐一横索书脊,竖向连穿,最后在中间打结系扣。

毫无疑问,这就是线装书的初级版本。

“一百二十文?”李世民的指头不停的点着他前面的书,“就这纸张也要七十文吧?再加上你使人刊印和贩卖,这书还能赚到钱?”

殷清风版的线装书使用的纸张,可不是软踏踏的宣纸,而是类似4纸那种硬度的纸。

“对外贩卖可能比七十文还要多一些,但为了万千莘莘学子能读得起书,赚不赚钱都是小事。

自从加盟会后,几乎每一个知道侄儿的人都在嫉妒侄儿。既然他们都在猜想侄儿整日睡在金山上银山上,那侄儿就败家给他们看。”

反正耙耳朵也不知道具体的成本,忽悠呗。

“哈哈哈,睡在金山银山上能睡得着吗哈哈哈”

呃耙耳朵的笑点有点低。

殷清风含笑的等着他笑完。

笑够了,李世民摇头晃脑的说道:“莫说一百二十文了,就是三百文那些寒门子可能求来一本?那些世家哼!”

他把每本书都翻过去,“也不管字数的多寡,每本都一百二十文你是真打算败家啊?”

“不但这五经,以后侄儿还要刊印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史记战国策世说新语等等,只要是侄儿的那些藏书全部都要刊印,定价也都为一百二十文。”

“全部都一百二十文?”李世民有些发傻,“这你打算刊印多少?”

“侄儿打算每一种经书先刊印两百万本吧。”

好一会儿,李世民才幽幽的说道:“皇家墨香坊难怪是皇家呢,你这是打算隆兴皇室之威啊”

殷清风弯腰行礼,“恳请叔叔赐字。”

“好!”李世民大声的说道:“就冲你这份心意,这字就赐给你了!”

他对殷清风有功而不表很是欣慰。

“请叔叔就写“墨香坊”三个字,若是前面还有“皇家”二字,就怕那些掌柜的和伙计们打着皇家的旗号,在各州县作威作福。”

李世民暗思道:刚才还有些无礼,这一会儿又变得谨慎无比,这小子到底是什么心思?

“准了!你来研墨。”

殷清风道:“侄儿还有叔叔恕罪。”

李世民一愣,“何来此言?”

“叔叔之前可能没留意,侄儿说过要把叔叔赏赐给侄儿在内的藏书都刊印出来贩卖。”

“嗯?”李世民这才想起来,“你的打算是”

殷清风道:“从汉武帝刘彻“开献书之路”始,历代皇室都向民间征书,开皇家官藏之先河。

侄儿记得,前隋开皇三年牛弘曾在请开献书之路表中奏请朝廷“猥发明诏,兼开购赏”,收集典籍“必须勅之以天威,引之以微利”。并且规定,凡献出异本书一卷者,就赏赐一匹绢作为报酬,待朝廷校定缮写之后,仍将旧本归还原主。

至杨广继位后,前隋的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四章:太子赐字--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