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永世帝唐>第二百九十一章:三呼威武
宾的单云英身边,“单夫人好福气,封某恭贺了。”

单云英刚把封德懿的夫人和儿子送进去,没想到封德懿竟然来找她说话。她笑脸相迎的说道:“妾身招呼不周,还请国公莫计较。”

杨恭仁心里鄙视着封德懿阿谀的行为,独自往门里走。

等进了门他才明白过来,杜伏威为何是站在坊门外迎客了。这...这还是一个坊区吗?这明显就是一个大宅子啊~~~

远处围在武士像下的人群他当然是看到了,他虽然对武士像好奇,但他不愿意凑那个热闹。于是,就把视线放在路的两边。

他这一看,不由得发出了刚才的感慨。

从坊门进来后,是一片非常宽广的空地,包括他乘坐过来的马车,还有一些马匹分别停靠在这个空地上。

空地过去,两边各是一栋栋两层结构的红砖楼。

他细数了一下,一共二十栋。

“不愧是长安城的豪富啊~~~”

弘农杨氏入唐之后再显贵,宅子也是李唐赏赐的,哪里像杜伏威这么大的手笔,为了给义子们成亲,竟然单独买下一个坊区,然后建成一个花园式的宅子?

若是论钱财,杨氏的观王房也不是拿不出来这么多来,但谁敢这样不知收敛的显示自家的财富?

但也不能因此说杜伏威就是村舍汉,这么一个花园式的宅子,加上时下最热议的双层房屋,谁也不能昧良心的说他不向往。而且,单看这房屋的外表,就知道里面布置得一定很有品味...

结亲的队伍到了升道坊的门前,王雄涎他们并没有立刻下马,不懂规矩的殷清风忍着好奇心坐在马上等着接下来的仪式的进行。可是左等没动静右等也没动静,急得殷清风的心里像百爪挠心似的干着急。可看到杜伏威也站在原地没有动弹,他就知道还要等什么良辰吉时才可以。

“吉时到~~~”

随着管家的长调,王雄涎他们才从马上下来、新妇们也从车里出来了。仆人们牵走了马匹、车辆之后,王雄涎他们走到了自己的老婆身边站好。

殷清风临下马之前,看见坊门里的人开始向路的两边分散并且站好。

“新人入府~~~”

声音落下之后,王雄涎带头其他人跟随着向门里走。可是等王雄涎那四人进去之后,队伍又停了下来。隔着挺老远的殷清风又开始纳闷了,他不明白门里面又在搞什么名堂。

等他前面最后一组新人进去的时候,殷清风才看到里面的场景:新娘子跨过火盆之后,踩在地上的两块麻布上。等新娘站到第二块麻布的时候,第一块麻布又被挪到了前面。麻布如此接替着向前移,新娘子也安静的向前走。

想不明白的殷清风悄悄的询问旁边的仆人,那仆人小声向他道:“麻袋的袋字取谐音,这叫代代相传。”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古人结婚有个习俗:结婚这天新娘要求“足不沾地”。

这个习俗的过程是:从新郎家门跨火盆后由麻袋置于地上,新娘从麻袋上走过,走过的布袋移到前边一个一个传递,这是取“袋”和“代”的谐音,寓意着传宗接代传代的意思。

如果是别人家结婚,今天这场合出来迎大门的,肯定是新郎倌的兄弟或叔伯。可是偏偏杜伏威在长安城里没有兄弟不说,连新郎倌也集体结婚了,总不能让不满两岁的杜天意在门口迎客吧?

所以,不但杜伏威和单云英这对儿新郎官的父母要出外迎宾,殷元和殷清栿父子、裴氏、闻氏和五个大小妞儿,也因为殷清风的关系,不得不站在门口迎宾。

等前面的人都进去了之后,殷清风笑嘻嘻的向他们打招呼:“辛苦辛苦,哈哈哈,辛苦辛苦~~~”

没趟上这么一个苦差事,他当然有理由幸灾乐祸了。

其他人都快麻木了,只有单云英还笑得出来,“辛苦风弟往返百余里,你快进去洗漱更换衣衫吧,一会儿还有得你辛苦的呢。”

“呃~~~”

殷清风登时笑不出来了。

“哈哈哈~~~”

杜伏威一副大仇得报的欢笑起来,他拍了拍殷清风的肩膀,“辛苦你了哟~~~”

殷清风一脸苦涩的对单云英说道:“嫂嫂,他欺负俺~~~”

单云英白了他一眼,“别嬉闹了,就要到吉时了。”

殷清风这才收起笑脸,向殷元和裴氏、月眉等人打个招呼后向里面赶去。

临走前,殷清风向杜伏威使了个眼色,看到杜伏威微微的摇了摇头,殷清风知道李世民还没过来。

他进门后,赶到第一栋房子。里面早有侍女帮他准备还脸盆和衣裳。

匆匆装扮好自己没多久,就听侍女禀告说快到吉时了。

他又快步出了屋子向武士像走去。

他刚走近武士像,就听有人高喊道:“良辰吉时到~~”

作为杜伏威的兄弟、新郎的叔叔,今天这司仪,只能他来担当。为了不出丑,他事先也是做了不少的功课的。

武士像前,这一会儿搭起了一个不小的高台。殷清风拎着喇叭筒走了上去。

等他站上去的时候,不但路的两边和楼前平台上站满了人,就连二楼的阳台上也满是女眷的身影。

殷清风扫了一圈,心里估算着,这些人没有一千人也差不哪儿去,他知道这些人都是永业集团的各个加盟商以及他们的家眷,否则就杜伏威这个闲散外加懒散的国公,是不可能认识这么多人的。

“小子殷清风,是吴国公的结义兄弟。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一章:三呼威武--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