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永世帝唐>第二百五十九章:清风之谏
的子弟留在祖地或星散出去。可是,一个家族存在的根本是藏书,以及传授。

书卷可以抄写,但何人传授呢?没有名师的传授,再有潜质的子弟也将一事无成。

如果皇室铁心要针对他们,完全可以派出大量人马去打探他们族内子弟的情况。到时候,随便编造一个理由,留在京畿的这些子弟还不是一样受难?

现在的关键就是敢不敢去赌李世民会心慈手软!

李世民轻易得到储位,又有农耕和钱币的善政之名,还要大兴道路、桥梁与河渠,小家族和下层的百姓当然要拥护他。就算各世家联合起来起兵、就算裹挟了一些百姓,兵败也是迟早的事情。

武力对抗不可行,集体辞官也同不可能要挟到皇室。有太多中下层次的家族巴不得他们让出位置来给他们的子弟呢。

左也是死右也是死皇室这是不打算让他们活了!

殷清风当然知道他们的顾虑了,他说道:“如果,大唐修改律法呢?”

“嗯?什么意思?”

所有人看着殷清风。

他说道:“修改连坐法。”

裴寂等人若有所思。

商鞅在秦国变法时,为了巩固君主统治,颁布连坐法。他对秦孝公说:要使君主政权达到“至治”,必须使得“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

实行连坐法的内容是:一人有罪,五人连坐。这种连坐法不但实行于乡里的居民之中,也实行于军队的行伍之中。

而针对官员来说,就是实行夷三族法:父族、母族和妻族“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

父族是指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计上下四代母族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计上下三代妻族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计上下两代。

此为株连九族。

殷清风说道:“将连坐法的九族改为:父族的两代、母族和妻族各一代,且二十岁以下免死和抄一半家产,如何?”

裴寂几人又相互看了看。

这个想法的确不错。

相比诛九族和家产全部抄没已经仁慈许多。而且,二十岁以下的免死这一条能保证子嗣不会断绝。

刘文静就是例子。

同时,他们也想到了:猛火煮也是煮,慢火煮也是煮,关键还是在皇室的喜恶上面。皇室存心看某个家族不顺眼,三五年的就来一次诛四族,任谁也受不了啊

就在他们思考的时候,殷清风又说道:“除了修改律法外,还可以变动三省六部制。”

六个人呆望着殷清风,“这小子真敢说!三省六部制也是你想改的?”

殷清风说道:“刑部变刑院、再成立一个检察院,与大理寺一同提升到三省的高度。

以后,刑院负责捕捉和刑罚、大理寺负责审判、检察院则负责核实和监督刑院与大理寺是否有失职之处。

而且,圣人若要判定某位官员死刑,必须要经过大理寺和检察院的同意。同样,大理寺判决某人为死刑,也要得到检察院和圣人的首肯。”

殷清风给将公检法的概念拿了出来。

他既不想套仿米国的那套民猪做法,也不想搞立贤君主制,但皇权必须要限制。

株连九族是酷刑,必须要废除。但罪官的家属也是既得利益者当然要惩罚,可也要有个限度。

皇权最大的体现,就是对皇帝之外的人有生杀予夺的权利。这个权利也很过分。遇到明主也就罢了,遇到一个昏君,民心还要不要了?

“这这”

裴氏六人都是官场老油条了,或许他们也曾梦想着要限制皇权,但从来没想到皇帝连杀个人的权利都要受到限制。

“这皇帝当得也太憋屈了吧”

随后,他们就兴奋了!

株连四族虽然比株连九族要好上很多,但再配合上大理寺、检察院和圣人相互间的牵扯,那还怕什么抄半家灭四族了?他们有太多的办法让圣人下不了朱笔勾绝了!

兴奋了!彻底兴奋了!

就算他们把整个家族都搬到长安来也不怕了!

裴弘策有些颤声的问道:“这是太子之意?”

裴寂等人瞬间冷静下来,“是啊,这想法是不错,但李渊和李世民能同意吗?他们就不怕作茧自缚?连杀个人都杀不痛快,那各家族还畏惧皇权吗?”

殷清风说道:“当然,完全让圣人让步也是不可能的,律法中完全可以再加上一条:圣人每年只允许行使一次否决权。

否决权的意思是,即使大理寺和检察院不同意,圣人也可以判决某人死刑或者株连四族。

也不一定是每年一次,也可以是每两年一次或者一生只允许用三次或五次等。”

“哦”

裴氏六人齐声失望。

殷清风说道:“国祚想要延绵,就是皇权与臣权的相互妥协。皇权既不能将臣民视为刍狗,臣子也不能无畏皇权。

以上只是清风的个人想法,若诸位亲长认为有可取之处,不妨商议修改后向太子进言。以太子之睿智,即使不能全完同意,也可与诸位亲长达成新的妥协。”

裴氏六人一起点头。

作为臣子当然不希望他们的性命朝不保夕,但也别指望皇帝连个杀人的权利都没有。只要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这个杀人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九章:清风之谏--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